作為半導體行業中景氣度持續走高的細分領域,半導體設備一直是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有分析認為,在全球性的科技競爭之下,處于技術封鎖中的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打造國內半導體全產業鏈至關重要。雖然在投資高峰過后市場存在同比下滑的可能性,但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市場份額的提升是成長的主線。目前我國半導體設備的總體國產化率依舊偏低,相關企業的盈利水平具備較高的彈性。
半導體設備龍頭一季度業績兌現高增長,建議短期回調中重點關注。東吳證券分析師周爾雙指出,海外制裁升級背景下,半導體設備進口替代邏輯持續強化,2023年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提升有望超出市場預期。擴產方面,存儲擴產好于先前預期,隨著二季度國內晶圓廠招標陸續啟動,國內半導體設備公司訂單有望持續兌現。2023年組建中央科技委,國家層面加大集成電路產業扶持力度,大基金二期不斷加碼半導體制造、裝備、材料等環節,并于3月重新啟動投資,引發市場投資熱情。最后,AI行業發展大趨勢下,我們認為AI行情有望持續擴散,支撐各類芯片的底層半導體設備有望成為AI行情擴散的下一個方向。
“國產替代邏輯不斷強化,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有望加速成長。”安信證券分析師馬良指出,對華制裁升級下,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半導體產業,大基金二期將對半導體設備等關鍵環節給予高度支持,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有望加速成長。建議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長川科技、拓荊科技、精測電子、富創精密、新萊應材、至純科技、芯源微、萬業企業、華興源創等。
潛力股精選
北方華創(002371)
公司業績持續翻番增長,截止2023年一季度公司合同負債為78.2億元,環比增長6.2億元,訂單動能強勁。公司各產品進展順利,在半導體設備中,TSV刻蝕設備已通過客戶驗證,12寸CCP刻蝕機已進入多家生產線驗證;在真空及鋰電工藝裝備中,鋰電領域的集流體卷繞PVD鍍膜設備已進入客戶端驗證。華泰證券指出,展望未來雖然美國出口條例等影響造成2023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資本開支存在不確定性,但同時加快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進程。公司當前在手訂單充足,下游擴產情況好于悲觀預期,2023年總收入仍有望實現35%的收入增長。
中微公司(688012)
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4.98%。截止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負同比增長54.73%,反映在手訂單相對充足。我們認為國產半導體設備2023年新接訂單仍有望增速不錯,而且隨著國產設備在先進封裝先進制程領域的持續驗證突破,中長期發展前景更好。中信建投證券指出,一季度刻蝕設備收入同比13.94%,增速相對較低,判斷與公司交付節奏有關,刻蝕、MOCVD設備毛利率相比2022年全年呈現提升趨勢,非經帶動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134.98%。展望全年,預計公司刻蝕設備在先進制程份額呈提升趨勢,同時公司積極加大布局薄膜與量測設備,豐富產品線,提升成長空間。
長川科技(300604)
公司于2022年通過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收購長奕科技,即馬來西亞Exis的審批。Exis在核心產品轉塔式分選機細分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收購完成后長川科技將獲得優質資產,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實現重力式、平面式、轉塔式分選機的全覆蓋。此外,公司實現了測試機、分選機的部分進口替代,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財通證券指出,受半導體行業下行周期的影響,下游主要封測端客戶的產能利用率出現下滑,公司2023年一季度業績短期承壓。隨著芯片成品去庫存取得一定進展,疊加AI算力應用的巨大催化,行業景氣度有望見底回升。公司的營收與利潤有望恢復增長。
拓荊科技(688072)
公司營收大幅增長,利潤高速釋放。公司保持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金額達到3.79億元,同比增加31.37%,研發投入占比達22.21%。東北證券指出,公司基于原有的產品體系,不斷推出新產品,并取得突破性進展:紫外線固化設備、HDPCVD設備通過驗證并實現銷售收入;PE-ALD設備驗證順利,Thermal-ALD研發成功并送樣;晶圓對晶圓鍵合產品送樣并取得突破性進展,芯片對晶圓鍵合表面預處理產品研發成功并送樣。公司產品線不斷擴充,有望實現“卡脖子”環節的突破,推動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進程,打開公司業績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