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山區,層巒疊嶂、山高路陡。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曾到此考察,認為這里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資料圖片)
曾經的弄勇村,家家戶戶因為缺水,親戚之間常常相互借水。遇到長期干旱年份,人們需要到幾公里外的紅水河挑水。
條條溝壑阻礙了孩子們的上學路。部分鄉鎮農村學校交通不便、校舍簡陋,很多學生要花費一兩個小時爬“天梯”、過懸崖,翻越大山抵達學校,睡大通鋪、吃黃豆拌飯……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勝利,鄉村振興不斷推進,大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弄勇村,一棟棟磚樓取代了木瓦房,一個個水柜分布在房前屋后,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天路路網工程”,讓孩子們的上學路不再艱險;“營養改善工程”,讓孩子們告別黃豆拌飯;“攻堅大通鋪工程”,改善了孩子們的住宿條件。
曾經上學必經的山路,在2016年修通了水泥路,懸崖上的天梯早已塵封在歷史的長河中。
11年間,山鄉面貌和生活條件的改變,成為山里娃成長路上銘刻于心的記憶。
11年過去了,曾經的“天梯少年”都已經長大,他們如今的生活是怎樣的?
他們在初高中就讀
我們來看一組對照圖。
蒙宣宏和藍小帥,目前分別在板升鄉和大化縣城讀初二。
16歲的藍秀雪,即將參加中考,她希望能考上一所好高中。
這位家中墻上貼滿獎狀的,是大化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的高二學生蒙文超,今年18歲的蒙文超,最大的夢想是一年后考上理想的大學。
蒙俐谷是大化瑤族自治縣第二中學的高二學生,一年后將參加高考的她,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蒙麗丹是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的高三學生,今年參加高考的蒙麗丹說,希望以后能回到大山里當老師。
有人已走進大學的象牙塔
2021年,蒙秋艷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廣西醫科大學。
大一學生蒙錦晨,目前正在浙江省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就讀。
蒙旺兵正在桂林理工大學讀大一。
他們有了自己的工作
2021年,蒙富松從衛校畢業,回到家鄉,成為了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雷村衛生所的一名村醫。
從技校畢業后,蒙宣朝選擇到廣東工作。22歲的蒙宣朝買上了屬于自己的汽車。
已經幼師畢業的21歲的蒙柔玉,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舞蹈,為自己兒時的歌舞夢繼續努力。
22歲蒙宣任,目前在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讀書,弟弟蒙宣汰從技校畢業后在廣東一家汽修廠上班。
2022年,蒙宣海技校畢業后,選擇去廣東工作。
他們未來有新的打算
18歲的藍天德,即將從技校畢業,計劃后續讀大專。
21歲的蒙科佑,希望從技校畢業后,能掙錢供弟弟妹妹讀書,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
22歲的藍秋艷,大專畢業后在廣州工作,目前正在努力考取教師資格證。
網友留言:
努力吧!孩子們!
十多年前
少年們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
靠著爬“天梯”上學
十多年后
大山早已舊貌換新顏
“天梯少年”們的故事
顯示出了孩子們的成長
也折射出了弄勇村的巨大變化
狹徑變坦途
通的不但是路
更是大山里的孩子們走出去和
選擇多樣人生的希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