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稅犯罪的對策有哪些?
針對當前涉稅犯罪猖獗,國家稅收流失嚴重的現實情況,我們應根據涉稅犯罪的成因、特點采取政治、經濟、行政和刑事等多種措施,予以綜全治理,最大可能地控制和減少涉稅犯罪的產生。
加強法制建設
近年來,一系列稅收法規頒布實施,結束了我國稅收方面無法可依的局面,通過稅法的實施來看,大多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但也有個別法規或個別內容過于原則,漏洞較大。因此,必須加快改革,將稅法的廢、立、改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期建立一套科學的稅收征管辦法和制度。如企業年得稅率不等、稅負懸殊,國有大中型企業在稅負不平等的條件下參與市場競爭,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要平均稅負,使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平等競爭,從而減少偷漏稅的動因。再如個人所得稅要加強“源泉扣稅為主,自行申報為輔”的規定,強調代征人、代扣人、代繳人的權力義務和法律責任。再次,要在刑事立法上充分體現刑罰的嚴肅性和懲戒性。
改進征管手段
隨著我國稅制多層次,多環節的變化,稅收管理機構也相應向多層次、多功能方向轉變,形成稅收征納、綜全治理、檢查監督等多功能機構,使稅務機關內部分工實現專業化和規范化。稅務機關加強現代化管理、引進的推廣計算機網絡建設,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征管的工作效率,而且還能保證管的準確性,防止出現錯漏現象,減少和消滅違法犯罪產生的條件。強化監督機制,以多層次、多部門的監督檢查取代了單一的監督檢查。建立征、管、查相互分離的制約機制,實行集中審批減免稅辦法,從而堵塞利用減稅、免稅進行違法犯罪的漏稅洞。同時加強稅收票證的審核工作,健全群眾舉報監督制度。
加大打擊力度
公安、稅務、工商等職能部門要密切協作,互相配合,形成打擊涉稅犯罪合力,并嚴格按新刑法規定,突出重點,加大打擊力度,狠抓犯罪數額大、危害嚴重、社會影響惡劣案件的查處工作,同時,把打擊這類犯罪同反腐敗斗爭結合起來,注意從中發現其它類型的經濟犯罪行為。對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犯罪分子,要從重從嚴懲外決不能為所謂的搞活經濟,而搞以罰代刑,重罪輕判,對單位犯罪要實行“雙罰制”,除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負責人處以刑罰外,還要對單位外以罰金或沒收財產。只有從快、從嚴查處、打擊不法高販,震懾一部分伺機而動的納稅義務人,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另外,公安機關在打擊涉稅犯罪過程中,不僅要剝奪其自由權、挽回國家稅款損失,而且要堅決追邀其非法所得,使其在經濟上得不到任何好處。
加強宣傳
加強稅收法制宣傳,培養和提高全民族的納稅意識,使稅法觀念深入人心,使納稅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首先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板報等宣傳稅法,一年確定一個主題,在深度、廣度、效果上下功夫,使納稅人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納稅人意識和依法使用發票的總識,形成“納稅光榮,偷漏稅可恥”的良好稅收環境。第二,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教育人。既要大力宣傳和表彰依法納稅的先進典型,又要對偷稅、抗稅等涉稅案件公開曝光,嚴厲懲處,弘揚正氣,打擊犯罪,教育大多數納稅人,遵紀守法。第三稅務部門在給納稅人員提供服務過程中,應把稅法宣傳擺在重要位置,為納稅人解答納稅中的問題,而不是講形式,走過場,真正使納稅人和代扣代繳義務人從思想上、觀念上對稅法重視起來,自覺地維護稅法尊嚴。第四,稅務人員不應以查堵涉稅違法為目的,而應以現順稅、企關系,使納稅人依法自覺納稅,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納稅環境。只這們才可以從根本上遏制涉稅犯罪的滋生。
加強思想教育
加強思想教育,提高稅務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目前有少數人稅務人員在金錢的引誘和腐蝕下,以權謀私,索賄受賄,走向違法犯罪道路。因此,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稅務干部進行以“三個代表”為重點的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加強稅收隊伍的廉政建設,提高廣大稅務干部防騙拒蝕、廉潔自律的能力,并使其盡快掌握現行的稅法法制,以適應新形勢下稅收工作的需要,保證各項稅收任務的順利完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為社會主義建設增磚添瓦,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優化執法環境
打擊涉稅犯罪工作首先要爭取地方政府全方位支持。各級稅務機關要經常主動向各級政府匯報稅收工作,爭取當地政府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既要尊重地方政府,更要維護稅法尊嚴。對與地方政府意見分歧和一時難以查辦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向上一級稅務機關報告,妥善協調解決;其次要加強部門協作。打擊涉稅犯罪工作涉及諸多部門和方面,單靠稅務機關單槍匹馬、孤軍奮戰難以取得成效。各級稅務機關要和當地公檢法等有關部門多溝通、多聯系,理順關系,取得政法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以便在執法中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更加有效在打擊涉稅犯罪。特別是國地兩稅之間要盡快建立聯合辦案制度,形成互通協作機制,以便完全查處統計納稅人的違法事實,為定性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