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6號臺風“卡努”移動路徑的調整,南京機場終于結束了近兩個月的多雨天氣。相比常年平均25天的梅期,今年的梅雨季可謂超長待機,早來晚走共持續37天。且出梅后,超強臺風“杜蘇芮”又在福建登錄,席卷我國中東部地區。今年6、7月南京機場累計雷暴日數11天、強降水(中等及以上降水)日數22天、累計降水量473mm,相比2022年同期雷暴日數增加2天、強降水日數增加10天、累計降水量增加278.9mm。
新冠乙類乙管后的第一個暑運,南京機場航班量迅速回漲創歷史新高。面對高位運行和復雜天氣保障的巨大壓力,江蘇空管分局氣象臺提前根據上級單位要求,研究細化雷雨季節保障方案,確立各類產品指標,制定具體的目標和措施。為進一步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氣象臺組織了 “安康杯”預報專業應急技能競賽,確保保障工作安全有序。
作為江蘇空管分局氣象臺對外服務的主要窗口,預報室團結一心、合理排班、樹立良好工作作風,充分利用集體會商、多種數值模式對比分析、實況資料加密監測、歷史數據統計分析等方法提供精準的氣象產品,全力保障雷雨天氣。同時復雜天氣期間,氣象臺高工專家輪流值守、現場坐鎮,觀測崗位隨時溝通,設備室提前巡查解決后顧之憂,預報室的服務保障工作得到了全臺的支持與幫助。
今年,為切實貫徹落實管制氣象融合要求、提供更加優質的氣象服務,預報室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積極向用戶需求靠攏。雷雨季來臨前,便提前與管制用戶溝通協商,確定氣象服務標準、重新梳理修訂了《復雜天氣下氣象進管制大廳工作管理細則》、全員學習導航點信息等重要的管制相關知識。雷雨季以來,共開展35次進大廳服務,講解天氣的同時了解流控、運行情況,服務保障得到了管制用戶的認可,同時值班管制員的實時意見也幫助預報室不斷調整服務思路、改進服務方式。
“雷雨天氣既是壓力,也是歷練。”有預報員表示。保障工作之余,預報室群策群力,對每一次影響較大的過程都及時復盤并集中交流分享,從個例中汲取寶貴經驗,為服務質量的整體提高提供有力支持。同時結合管制運行實際,預報員摸索出了進大廳服務的三個關鍵時間節點——如果當日天氣形勢復雜,早晨集體會商后,進大廳為新接班的班組現場講解,幫助管制帶班掌握全天天氣形勢;雷暴強降水覆蓋本場前0.5-1h,開展進大廳服務,加強情景意識;預報結論出現重大轉變且預計會變差,立即開展進大廳服務,為管制流控提供決策依據。為更好的促進管制氣象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礎。
梅雨季節告一段落,未來2個月南京機場還將接受臺風和午后局地熱對流的考驗,江蘇空管分局氣象臺將繼續深耕各類資料使用,持續提高業務保障能力和主動服務意識,積極探索更好的融合方式,為江蘇空管分局的運行安全和運行效率全力以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