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節中小學課例獲評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6項成果獲得2021年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今年以來,大渡口區多項教學成果獲殊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大渡口區教育系統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實踐。尤其是近年來,大渡口區堅守“多維一體,教育大渡”理念,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使得全區教育教學質量全面穩步提升,也為“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建設貢獻出教育智慧與力量。
法治護航 健康成長
“莎姐”品牌提升法治教育實效
向3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發出督促監護令,督促其依法履行教育監護職責,并按照《家庭教育指導方案》,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為確保涉罪未成年人能夠全面健康成長“劃出了重點”……
今年5月,在首個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暨重慶市第六個家庭教育日期間,大渡口區檢察院“莎姐”檢察官會同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檢察院的檢察官、社區工作人員,促成了川渝兩地檢察機關協作開展的首例跨區域家庭教育指導。
此次川渝協作,是大渡口區深挖“莎姐”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和擴大其法治教育影響力的生動寫照。“區域法治課程《‘莎姐’進校園》的開發與實施”榮獲2021年重慶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這更是對大渡口區深耕“莎姐”品牌18年,大力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事關其健康成長,事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有效實施。
據大渡口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18年的摸索與試驗,讓“莎姐”由單一的檢察工作品牌逐步成為能體現大渡口區“共治”與“精準”理念相結合的全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形成了“注重頂層設計—凝練教育主題—整合教學力量—創新教育方式—發揮協同優勢”五位一體青少年法治教育長效機制、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網絡平臺“莎姐”云平臺等系列創新成果,真正讓法治教育走到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里。有關數據表明,大渡口區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如今,“莎姐”工作機制已擴展到全市三級檢察院,已發展成擁有416名“莎姐”檢察官、1531名“莎姐”志愿者的大團隊。此外,還建立了“莎姐”法治宣講對接聯系制度,建立了13個“莎姐”工作室、9個校園“莎姐”法律社團。“莎姐”法治宣講團近年來開展法治巡回宣講500余場,受眾10萬余人。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1年6月正式實施,大渡口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莎姐”進校園》區域法治課程為抓手,推進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行動,構建長效機制,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思政引領 鑄魂育人
實現思政課區域一體化格局
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是衡量立德樹人成效、社會文明程度、法治中國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障。
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道德素養和法治素養,除通過“莎姐”品牌做實青少年普法教育外,大渡口區還以獲得2021年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的《中小學思政課區域整體推進實踐研究》來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來,大渡口區教育系統進行了“黨建引領,課程思政”系列實踐探索,推動了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基礎教育精品課”名單,大渡口區實驗小學專職思政教師黃橙橙執教的“富起來到強起來”和雙山實驗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霍艷執教的“歡歡喜喜慶國慶”入選,便是大渡口區精心組織開展課程思政育人實踐探索的生動詮釋。
據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區域中小學思政課程體系不科學完整,教學資源匱乏,思政課專職教師占比低,師資隊伍建設不能滿足區域發展需求,區域中小學思政課工作機制不完善,督導評價和支持保障體系不健全等中小學思政課區域建設關鍵性問題,學院經過8年的“中小學思政課區域整體推進實踐研究”,實現了中小學思政課區域一體化格局。
具體而言,學院構建了全域“1+2+X”思政課程體系(“1”即保證國家思政課程,“2”即上好“法治課+安全教育課”,“X”即各學校開發特色校本思政課程),形成了一體化教學體系,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出版了地方教材3冊,開發精品校本課程48個、高質量微視頻125節,產生優秀教學案例500多個,出版專著《中小學思政微課程設計與研究》1部,編印《大渡口區中小學思政優秀案例集》1冊。近5年培養市區思政課骨干教師30余名,學生參賽市區獲獎4300多人次。成果在市內外廣泛推廣應用效果良好,輻射到四川、云南、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地區成效明顯。
接下來,大渡口區將進一步深入探索課程思政育人機制、課程資源、教學模式、活動開展、隊伍建設、考核評價等,力爭到2023年底,培育和遴選出課程思政育人10個區級示范學校、30個優秀教學創新團隊、100名骨干教師、500節精品課程、1000個優質課程資源、若干優秀教學案例等,形成全域中小學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
多維一體 多措并舉
書寫大渡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
法治護航成長,思政鑄魂育人。堅持“多維一體,教育大渡”理念引領,大渡口區教育系統在務實推進“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提升區域教育質量的過程中,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充分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
深入推進教育強區建設。為實現“基礎教育質量躋身全市前列” 的區域教育目標,大渡口區教育系統本著“平等、互助、共享、提升”的原則,緊扣推動“學前教育出特色、義務教育成標桿、高中教育有突破、職業教育樹品牌”發展主線,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為載體,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質辦學為目的,扎實有效地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學校發展共同體教師隊伍、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構建“五大體系”形成新格局。大渡口區立足“立德樹人”首要任務,系統構建全方位立體化教育“五大體系”(即完善守正與出新統一的黨建工作體系、健全多元與特長并舉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高質量和寬領域的終身學習體系、構建師德與師能共進的教師發展體系、創新人本與科學并重的教育評價體系),深刻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集中實施“十大行動計劃”,持續實施“三名”工程和“五大”工程,組建學校發展共同體,深入探索集團化辦學新路徑,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機制,著力增添教育信息化力量……
多措并舉,真抓實干,接力呈現教育改革發展新作為。站在嶄新的起點上,大渡口區教育系統將準確把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資源供給提出的新需求,堅定不移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人民滿意的大渡教育,為基本建成“長江上游人文藝術教育樣板區、美好生活教育新范例”發展主題集智獻力。(譚茭 謝靜 王鳳)
關鍵詞: 多維一體 教育大渡 大渡口區多項教學成果獲殊榮 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