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重慶市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討會在大渡口區召開,萬州區紅光小學等93所學校成為全市首批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試點學校。據悉,我市將分批次推進素質教育質量保障學校建設試點,全面提高素質教育質量。
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就是保障素質教育的理念與標準、資源與條件、管理與評價等所形成的體系。市教育評估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劉云生認為,學校可從建立理念與文化、目標與標準、決策與指揮、制度與執行、監測與評價、反饋與改進、平臺與工具、資源與配給、引進外部質量保障等9方面,構建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按照《重慶市首批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試點工作計劃》,經過2至3年探索,重慶將逐步構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教育質量保障理論體系,形成以學校自評能力培育為導向的校本辦學質量評價體系,推動形成學校質量文化。凝練完善內部質量保障制度、建立高質量體系、優質發展的典型經驗,探索構建素質教育質量保障示范校認定標準。
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要處理好3個關系:素質教育與考試升學的關系,提高教學質量與減輕學生負擔的關系,保障建設與示范評選的關系。
此次研討會由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主辦,大渡口區教育委員會承辦,大渡口區慧泉小學協辦,全市41個區縣教育督導室、教育評估監測機構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了此次會議。會上還對《義務教育評價指南》進行了解讀和分享。(記者 李珩 通訊員 梅永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