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的教育類型,城市的發展則離不開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精耕細作”。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對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牢固樹立“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產業現代化”的理念,發力打造世界一流職業教育,推進深圳職業教育緊貼城市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打通上升通道,構建起了中高等職業教育互相銜接、專業優化、創新開放多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城市發展不斷培養大批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緊貼城市需求 將職業教育擺在突出位置
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進程中,深圳既需要高層次的科技人才實施創新驅動,也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基礎支撐。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先后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意見》《深圳經濟特區職業教育條例》等多個政策文件,修訂《深圳市職業教育校外公共實訓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緊貼城市產業需求,保障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大力建設世界一流職業教育體系。2020年,教育部啟動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支持深圳建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市域試點。教育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制定《關于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 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提出多項舉措推動深圳市職業院校高水平發展。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介紹,近五年來,全市財政職業教育投入260多億元,落實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高職院校、技工院校和中職學校生均標準為2.2萬元、2萬元和1.7萬元,居國內前列。實施中職生免費政策全覆蓋,對民辦職業院校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對每年評選的“鵬城工匠”每人獎勵50萬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券試點,符合條件的給予每人200元至6000元不等的補貼,年均補貼培訓約13萬人次。
目前,全市有職業院校31所,在校生13.5萬人。其中,中職學校17所,在校生4萬人;技工院校11所,在校生4.5萬人;高職院校3所,在校生近5萬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雙雙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全市中職學校中有省級以上重點中等職業學校14所,其中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5所。
深化產教融合 開啟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
“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尤其是領軍企業能敏銳把握產業發展趨勢、用人新標準。深圳市引導職業院校搭上行業領軍企業的發展快車,面向未來、因時而變地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陳秋明說,深圳率先在全國探索“政府出補貼、企業出場地、校企共建共享”建設模式,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建成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19個。聯合行業企業建立8個以專業為支撐的緊密型職業教育集團,其中3個入選廣東省示范職教集團建設項目,1個入選全國示范職教集團,帶動全市上千家知名企業參與到校企合作中。
深圳職業學院校長許建領表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與比亞迪共建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分別選派行政院長、業務院長,雙方合作開發比亞迪認證體系等,攜手推動技術標準、人才標準“雙標準”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應用研發、標準研制等于一體的特色產業學院。
不僅僅是深職院,深圳各職業院校與華為、平安科技、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強或行業龍頭企業緊密合作,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學院,實施“六個共同”,即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共同設立研發中心、共同開發高端認證證書、共同“走出去”,探索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雙元”育人模式。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文推廣深圳創新經驗做法中,率先建立“六個共同”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模式,成為面向全國推廣的經驗做法之一。
打通上升通道 搭建人才培養“立交橋”
一直以來,職業教育學生上升通道不暢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今年5月1日起,新《職業教育法》實施,打通學生上升通道,使得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溝通更加順暢,形成了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車”。
而在廣東,隨著“中本銜接”招生考試試點工作啟動,本科院校的招生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通過“3+證書”考試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今年3月,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的曾曉涵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車輛工程本科專業錄取,曾曉涵只是眾多中職實現升學的中職學子中的一員,深圳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升學率一直保持在高位水平。以2021年為例,深圳中職學校畢業生(不含技工學校)12049人,其中,升入高一級學校10304人,占畢業生的85.52%。
為了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學生的上升路徑,日前,市教育局還印發《深圳市中-高職教育集團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信息學院牽頭匯聚16所中職學校,組建兩個中-高職教育集團,其中最大的亮點便是推進中職、高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
根據《建設方案》,深職院和深信院兩個牽頭高職院校將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加強中高職協同發展,做到辦學規劃、專業設置、課程銜接、人才培養、師資培訓、產教融合、技能競賽、人事管理、文化建設、年度考核的“十個統籌”,形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合力,構建人才貫通培養“立交橋”,實現深圳職業教育整體提質培優、增值賦能。(記者 姚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