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風微涼,寒露過后,廣州的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這個時節,幼兒入園穿衣有哪些講究?穿少了怕著涼,穿多了怕熱又影響幼兒活動。
為了幫助家長解決這一問題,讓孩子們能夠合理穿衣,PIEP為各位大朋友分享以下科學實用的幼兒穿衣指南。
季節過渡,孩子穿衣不可以過急天氣變冷后就迫不及待地為孩子穿上厚衣服,像這樣沒有過渡的添衣,會影響孩子皮膚的散熱,更容易削弱孩子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與適應能力。
(資料圖片)
大部分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自主表達冷暖了。因此,如果孩子不覺得冷,家長不必給孩子多穿,可以選擇和成人保持一致。
因為孩子們在園內戶外活動較多,運動量大,所以建議家長們在早上入園時,可以在校服外給孩子套一件穿脫靈活的防風外套或背心,最好是帶拉鏈的開襟小外套,這樣既方便活動又方便穿脫。除此以外,書包內還可以準備一件打底衫方便孩子出汗后更換。
進園后,班級老師也會根據天氣和活動量為幼兒增減衣服,適當開窗通風或開關空調,所以請大朋友們放心。
如何判斷孩子的穿衣需求?孩子穿的夠不夠暖,很多家長喜歡通過摸孩子的小手來判斷。其實,小兒由于末梢循環較差,手腳稍涼并不一定代表他們穿得不夠。
在判斷孩子穿得是否合適時,最好摸一下他們的頸后背,如果頸后背溫暖,說明他們穿的衣服合適;如果頸后背太涼或是很濕,則需要適當給他們增減衣物。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細節外,還可以根據“洋蔥式穿衣法則”靈活增減衣服:
內層要穿透氣排汗的衣服;
中層衣服要保暖;
外套要防風、防水。
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有差異,家長要從孩子的實際需求出發,靈活應用穿衣準則,幫助孩子防御季節變化所帶來的不適。
除正確穿衣之外,健康的飲食和作息習慣,適當的體育鍛煉,都會讓孩子身體更強健,少生病。讓我們家園攜手科學育兒,呵護孩子的成長之路。關鍵詞: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