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孩子能在有愛和快樂的氛圍中度過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父母打造一個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不僅自己舒心快樂,還能收獲一個心中有愛,眼里有光,樂觀積極的孩子。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無疑是一個孩子成長路上最強大的后盾。
有溫度的家不回避愛的表達
有溫度的家庭會隨時隨地向孩子訴說爸爸媽媽有多愛他,讓他感到他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被人珍視的。即使孩子犯錯了,也不會覺得因此會被父母拋棄,從小就建立起了安全感,培養出了愛的能力。沒有溫度的家庭則會把愛藏起來,父母對孩子的表達也是冷漠的,粗暴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就會有很多創傷,缺乏安全感,親子關系疏遠。著名文學家梁啟超先生育有九子,九子各不同。為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獨一無二的父愛,梁啟超在家稱呼他們只用特定的愛稱。他管大女兒思順叫“大寶貝”,又給三女兒思懿取了個外號叫“司馬懿”,排行老六的思寧昵稱是“六六”,小兒子思禮的代號則是“老白鼻”(諧音老baby)。哪怕是放到現代,也很少有中國父母能這樣直白地表達對孩子的愛。這樣直截了當表達,使孩子們從小就接受到一個明確的信號:父母愛我,父母以我為榮。《增廣賢文》有言:大家禮義教子弟,小家棍棒打兒郎。真正明理的家庭,父母都以慈愛當家。身后有了溫暖的家庭,孩子人生才能揚帆起航。有溫度的家不吝嗇贊美和表揚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我們經常說環境育人,什么樣的環境培養出什么樣的人。好的家庭,父母都善于與孩子溝通,時常注意孩子的狀態,遇到問題也不會只是批評責罵,會幫助孩子建立自己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當孩子遵循自己內心樸素的觀念,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時,家長要及時對孩子予以鼓勵和表揚,引導孩子朝著真、善、美的境地前行。我們要看到孩子身上的潛力和特質,并對孩子進行及時嘉獎,每一次正向回饋都能讓孩子信心大增。孩子在一個有溫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將來必然能成為一個品行無虧的人。而相反,缺乏溝通、充滿抱怨和恨意的家庭,無論窮富,最終都會壓制子女性格、潛力的開發。孩子日夜習得這種畸形的情感環境,不會內化這種忍耐壓抑虛假的狀態,長大也不會具備感知幸福的能力。有溫度的家不抱怨,懂包容
家庭氛圍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喪氣滿滿的家庭,固然會養育一群愛抱怨的人。而好的家庭,不抱怨。我們的不抱怨、平和的情緒,會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和溫暖。最欣賞的就是楊絳和錢鐘書的家庭生活。錢鐘書常自嘆“拙手笨腳”。有一次他苦著臉對楊絳說:“我又做壞事了,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沒有生氣反而很平和安慰他:“不要緊,我會洗的。”而錢鐘書回家后,又不小心砸了臺燈,門也給弄壞了。楊絳皆不生氣,只說“我會修的,不要緊”。在楊絳的包容大度下,一家三口的生活有滋有味,沒有生氣,沒有哀怨,滿滿都是幸福的味道。保持家庭幸福的秘訣,不在于掙多少錢,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不抱怨。父母遇事不抱怨,孩子會更懂得發現事物的美好,會用一顆更加樂觀積極的心去面對社會。在也許并不一帆風順的普通日子里,即使身處困境,即使不是那么的順意,依然選擇不抱怨,孩子的眼界會更加開闊,眼光會更長遠,格局會更大。有溫度的家都在各自進步成長
有溫度的家庭會把身教放在突出地位。父母以身作則,不放棄個人成長,認真、努力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享受快樂而充實的人生,這種樣子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會朝著父母的樣子看齊,相信這樣的人生自己也可以做到。而且,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斷學習和成長,提升格局與眼界,不僅能夠增強自信心、在孩子的問題上更淡定從容,也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議與幫助。雖然暫時不能給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但這份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精神與溫馨,是孩子生命中寶貴的財富。這樣家庭的孩子,有責任、不懼怕未來,哪怕將來面臨困難與磨礪,相信他都能勇敢應對。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對自己負責,努力實現各自人生的價值,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父母什么溫度,孩子就什么溫度。那些優秀的孩子,背后往往站著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因為花期不同,所以開花的時間也不相同。如果一個家庭里充滿愛意,就一定會給孩子很好的滋潤,讓他早日綻放;如果家庭里充滿傷悲與暴力,很可能會無限延長這朵花綻放的花期。細心呵護自己的孩子吧,慢慢得陪他長大,讓家里充滿愛的溫馨,讓孩子的童年感受陽光的溫度。然后,靜態花開
作者:知子花,部分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 家庭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