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選校君。
(相關資料圖)
英國當地時間10月25日,里希·蘇納克正式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
蘇納克一上臺就刷新了兩個紀錄: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首相,英國200多年來最年輕的首相。
蘇納克憑借自己扎實的專業經驗,早在特拉斯競選首相時,就曾警告過她熱衷的減稅政策存在風險,這也讓全世界都在關注他能否力挽狂瀾,扭轉英國當前的經濟問題。
不過選校君作為一個教育行業的小編,更關注他的個人成長歷程。
他不但具有年輕的外表、筆挺的西裝和流暢自信的舉止,更有著非常純正的英式口音,從里到位都散發著精英階層的氣息,個人魅力爆棚。
真的很難想象,蘇納克的爺爺只是印度最底層的民眾,爸爸勉強算得上中產,這個家族難道是有階級飛躍的捷徑嗎?
舉全家之力,3代人打造出的首相
1980年,蘇納克出生在英國一個印度裔移民家庭。
他的印度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當年背井離鄉離開旁遮普,跨過大洋去東非謀生。在坦桑尼亞和肯尼亞,他們生下了蘇納克的父親和母親。
在海外的印度人特別重視教育,第二代拼命讀書,擠破頭皮從東非移民到英國。
1966年,蘇納克的父母來到英國,父親是受人尊敬的英國國民醫療系統(NHS)全科醫生,母親則是一位藥劑師,家里經營藥房,收入穩定,勉強躋身中產階級。
蘇納克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了供三個孩子讀書,他們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也和大部分亞洲家長一樣,夜以繼日地工作、存錢、自我犧牲。
三個孩子也很爭氣——弟弟Sanjay 現在是一名心理學博士,而妹妹Raakhi 則在紐約擔任聯合國全球緊急情況教育基金的戰略和規劃主管。
至于蘇納克,大家都知道了,新一任的英國首相。
蘇納克在三兄妹里最為出眾,而他也坦言,良好的教育成就了他。
13歲,蘇納克考入英國“九大公學”中最古老的學校——溫徹斯特公學。
這里的學費并不便宜,現在的寄宿生大概近4.6萬英鎊一年,而走讀生差不多3.4萬英鎊一年。
這對于一個同時要養三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并不輕松,而且想靠著獎學金入學更是難上加難。盡管如此,蘇納克的父母還是決定咬咬牙,自費將兒子送去了溫切斯特公學。
之后,蘇納克進入牛津大學攻讀王牌專業哲學、政治和經濟學(PPE)。這個專業被譽為英國政壇的搖籃,而它在全世界的平均錄取率只有8%。
更令人佩服的是,在2001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從牛津畢業。
畢業后的他進入了最受精英們青睞的高盛投行工作,蘇納克做了三年分析師。投行的收入很高,但是仍無法滿足蘇納克對人生高度的追求。
之后,蘇納克又在斯坦福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而在斯坦福求學期間,蘇納克遇到了現在的妻子——阿克莎塔·穆爾蒂。她的父親是印度億萬富翁、IT服務業巨頭Infosys聯合創始人納拉亞那·穆爾蒂。
這段婚姻將他的人生再次上升一個臺階。
阿克莎塔有她老爸公司0.93%的股份,差不多價值10億美元,而且她就算每天躺平啥也不干,每年也能純純入賬差不多115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9500萬)。
當然,蘇納克本身就有能力,夫妻倆的總財富大約在7.3億英鎊左右,在《星期日泰晤士報》公布的2022年度的英國富豪榜中,夫妻倆排在了榜單的第222位。
如今,經過3代人的奮斗,蘇納克成為英國首相,堪稱用教育改變家族命運的典范。
(↑↑↑立即掃碼,一對一咨詢)
教育是實現階級跨越成本最低的路徑
蘇納克的成長之路看似一路順暢,甚至具有傳奇色彩,這是他自身不斷奮斗的結果,背后更離不開其父母全力的培養。
他們過著最清貧的生活,讓孩子上最貴的學校,還鼓勵蘇納克去學習足球、禮儀、馬術等等。
用10年的艱苦換來孩子漂亮的簡歷,抬高了他的人生起點,為之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育已經是實現階級跨越成本最低的路徑,但任何的成功都是沒有捷徑的,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的為自己的家族和人生去增添籌碼,這就是蘇納克給我們最現實的借鑒。
選校君有話說
如今,中國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結構都在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國中產家長像蘇納克的父母一樣,希望通過精英教育這條路,讓孩子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而中國的傳統教育依然以應試為導向,學生普遍缺乏動手和社會實踐的能力,無論從小學還是大學,校園文化的多元性都有所欠缺。
選校君認為,國際學校是打開孩子國際視野、真正融入國際文化的敲門磚,更是對孩子進入精英階層的提前布局,為將來進入世界名校打好基礎。
1、國際學校具有傳統公立學校所不具備的語言環境。
老師要么是海外留學背景,要么本身就是母語為英語的外教,老師本身的英文發音準確,并隨時糾正學生的發音。國際學校的課程是全英文教學,或是雙語教學,英語學習權重非常大,在反復的練習中,學生可以形成肌肉記憶,自然說出更純正的英文。
2、不以單一成績為考核標準,注重綜合素質的考量。
在國際課程體系下,從小學到高中,培養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上,授課的科目與國際接軌,并且會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分層教學,避免學生因學業水平低下跟不上整體進度而自卑苦惱,差距越來越大。這種課程體系,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
國際學校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會著重發展學生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創新和批判性思維。孩子們在學校不僅僅是接受考試,而是考核,并不會以單一的成績作為標準,而是綜合考量。
3、多元文化,培養國際視野。
國際學校中通常還具有幾十種豐富的課外活動,學生以興趣為導向選擇課外活動,讓學生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同學的構成也是多元化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相互交流,每個人都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有利于孩子理解世界文化。
內地的國際學校,經過教育需求回歸社會、回歸市場的理性結果,已經相對成熟,發展出一批優秀的國際學校。它們具有穩定而強大的師資隊伍、眼界開闊的管理人員和不俗的世界名校錄取成績,旨在培養自信心,培養批判性思維,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真正地學習,終身受益。
(↑↑↑立即掃碼,一對一咨詢)
關鍵詞: 英國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