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教師
曾老師
莫納什大學碩士
(相關資料圖)
●多年輔導澳大利亞各高校學生的商科經濟科目,回國后曾任211和一本大學的國際部商科老師
●擅長協助學生們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學習方式、以及中國到海外的文化適應過渡
●多年作為辯手的訓練及參加辯論賽的經驗,會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批判性思考能力
選擇適合自己的留學路
Q
為什么選擇去澳大利亞留學?
A
第一個是因為我當時有在國內讀國際課程,同時學習澳洲那邊的課程,所以可能也比較自然而然的更傾向澳大利亞留學,另外澳大利亞文化價值觀和有所相關的東西,也促使我去選擇澳洲,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考慮到自己就是可能學習完之后的發展,同時澳洲也是一個移民國家,這樣子的話我覺得給我未來有這個機會留在澳洲。
一段不虛此行的留學之旅
Q
澳大利亞給您的印象是怎么樣的?令人記憶深刻的事情都有哪些?
A
我的印象是當時剛剛去到墨爾本的時候,當時年紀也是蠻小的,大概18歲這樣,一下飛機就覺得外面的綠植就是特別的多,因為澳洲地廣人稀,有著特別大片的那種草地,同時在這個城市里面可以找到屬于各個民族或是各個國家特有的美食,然后包括他們的各種的文化也非常豐富。
留學期間我覺得第一是非常的充實,因為我在學習之余,我室友在澳洲的各個行業里面都有去接觸過工作,會跟我分享一些經驗,然后第二的話,就是這個城市給我一個非常好的印象,因為在那邊生活的時候,我是覺得整體都是很放松的一個狀態,大家也都非常的友善,整體氛圍也是非常的輕松,總體回想起來,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回憶。
培養信心和自主性是學習的重要前提
Q
您在國外都是如何學習的呢?
A
在澳大利亞學習的模式的話,因為我有在那邊教中學,結合我大學學習的經歷,我會覺得,首先是需要同學們可能有一個比較強的一個積極性、主動性、自主性,就是自己去多主動的去學習,有什么不懂的要去問,然后第二,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要有一個信心和目標,像我們亞洲的學生的話,可能都比較的含蓄,比較的謙虛,有一些觀點或者在學習上有些想法可能沒有大膽地表達,害怕出錯,其實這個是并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有這個興趣,更多的表達你的想法,哪怕出錯了也沒關系,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
在適應中不斷改變自己
Q
您是如何適應在國外的學習?
A
確實會有一個適應期,就是特別是比如說大一或者是第一年,剛剛去到一個新的國家的時候,因為比如說在中國,可能是比較傳統的一個教學模式,而在西方的這個教學方式的話更多的話以學生的中心的教學模式,會對學生們的主動性要求是更強一點,所以剛剛開始的時候去到的話,在學習上,也經常鼓勵自己,或者說更多的去適應,以及第二的話,作為留學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在這個語言方面的適應,需要一個時間去多加練習。
多維思考 從實踐中確立方向
Q
對于想申請澳大利亞的大學和專業上都有哪些建議?
A
首先的話,要看一下自己現在目前的興趣愛好,看對哪一個專業是比較感興趣的,包括在我們A-Level課程,也可以體驗到非常多的比如說像化學經濟等學科,可以看一下自己是比較符合往哪個方向去走的,然后以及第二是可以考慮一下自己未來的這個職業的發展。
將經濟學融入到課堂與生活
Q
您覺得經濟學是一個怎樣的學科?
A
我覺得經濟學首先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一個學科,因為經濟學他有很多的專門的學術名詞,然后有很多的這些學習上的概念,其次的話,我覺得其實也是一個跟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一個學科,包括我現在跟同學們上課的時候,也會采取很多我們現實生活中可能會碰到的例子,也會鼓勵同學們主動去發掘。
互相學習 共同成長
Q
教學生的過程中,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A
比較大的收獲就是我覺得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是在一個學習的過程,比如有時候經濟學一些問題的回答其實有的時候是有很多的角度,結合生活和社會經驗,可以去發散出很多的答案出來,有的時候我跟同學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或者說我在批改同學們作業的時候,有些非常新穎的,也是正確的,有可能是我一下子沒有去想到的這個角度跟觀點,那我覺得這個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互相成長的。
關鍵詞: 老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