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外名校都傾向于優先錄取有家族校友的候選人,這不僅是為了整個校友社區的更加緊密的連接,也是出于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的考慮。多子女上同一所學校,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相互了解及良好關系能夠很好地幫助到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學習。但讀書這件事情的確更應該站在學生本身的角度去考慮,找到孩子適合的學校更加重要,也更能幫助每一個孩子的發展。今天,跟大家分享樂成一個多子女家庭的故事。
(相關資料圖)
十年前,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楊女士決定和一家人從美國搬到中國。在美國統計學博士畢業的她對教育的角色有更深刻的思考。為了給兒子Angus和女兒Lily找到更好的教育,她經歷了漫長的尋找和對比的過程,最終選擇了樂成,并且讓自己的兩個子女在這里度過了寶貴的十年。這一路她不僅感受到樂成個性化差異化的優異教學,更看到了孩子的多面成長以及他們各自追尋夢想的熱情,如今她更加確定了當初的選擇。
從美國學校轉入樂成
“相比成績,給予孩子尊重和創想空間的學校更重要。”
楊女士現就職于一家500強外資藥企從事研發工作,因為工作的嚴謹精神,加之對國內和海外教育體系的對比與思考,當初在為兩個孩子擇校時更加嚴謹, 她分享道:“選擇樂成是因為我想讓孩子們能夠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樂成給予每一個學生很大的尊重,并且給予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自己的熱情與夢想,即使性格天差地別,也能有其個性化的發展。這樣一個有著家庭般的社區讓我和孩子都充滿了安全感。”
在下一代的培養與教育中,楊女士給自己定義的角色是“成功時的鼓掌者,失敗時的給予懷抱的人。”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與變化,她對角色的定義也從“引導者”到“支持者”到“服務人員”的角色中不斷的修正,她希望孩子們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情,能對社會有所貢獻,能讓自己感到驕傲和無悔。
作為與學校十年陪伴的家長的楊女士,對于樂成的“家校共育”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詮釋。首先,家長也要有足夠的驅動力去把教育這件事做好,在家庭中,家長的模范作用也很重要,比如很多時候處理工作時的積極負責的態度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學校和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種合作關系,學校定期舉行的一系列家長研討會、家委會活動和家長課堂是很好的了解孩子的機會。
兄妹互為師長與伙伴
實現差異化教學,“個性化”為核心的樂成學習體驗
十年恍然而過,如今的Angus已升入10年級,而妹妹Lily則就讀六年級。對兩個孩子來說,樂成仍如當初剛加入時一樣,充滿生機且親切熱情。說到孩子的變化,楊女士的評價是,哥哥變成了一個內斂的知識導向、潛心科學研究并能自主規劃條理分明的男孩;而Lily則是外向的手工制作動手導向并熱愛探索的女孩。
楊女士很感謝學校優秀的老師們能夠點亮“孩子學習興趣的火苗”,尊重不同孩子的個性,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比如, 哥哥最初數學學習遇到挑戰,老師會及時關注他的學習進程,細心講解他不懂的問題和概念,他的數學成績逐步提升,并開始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自己課下在家也會鉆研題目。“個性化”一直是樂成體驗的核心,這也與1:7的優異師生比有關,不論是什么性格的學生,樂成總能看到學生的特質,進行個性化教學。老師和家長也會定期交流分析學生的成長軌跡,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助力學生個性發展。
在學習與成長的道路上,除了有同學老師的愉快相伴與啟發,這兩兄妹也互為師長與伙伴、相得益彰:生活上妹妹是照顧哥哥的一方,而學習上哥哥是榜樣的一方。Lily喜歡為家人做飯、熱愛分享,總是有很多朋友圍繞身邊,而Angus因為已經走過了前面的路,總能幫Lily“化難為簡”給到建議。Angus也成為了優秀的榜樣,近期他還為樂成學生主導的環保生態花園項目搭建可持續太陽能板作為電力支持,這不僅展現了他的領導力和創新能力,還為學校和社區做出了的貢獻。
好的教育是什么?它需要尊重個性、自由生長、激發興趣、好的軟件和硬件環境的成全等多方位因素。Angus和Lily至今在樂成十年的健康快樂的成長,是一個家庭對一所學校的信任,也對學校的全力支持。作為一個學習型社區,我們尊重不同性格的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啟發學生追逐心中所愛、獲得勝任未來的能力,并運用所學,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希望賦能更多的學生,為他們“筑夢”并“圓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