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樂觀、親切、數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輔導,悉心栽培社會棟梁……
在遵理,有一位教學成績非常出色的英語科老師,他就是Ken Ng老師。
Ken從小在海外長大,長期在英語環境生活的他,使用英語的能力早已是母語水平。不僅如此,Ken的學習成績優異,憑著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政治學文學士(Political Science)學位以及院長名單(Dean"s Honour Roll)卓越成績畢業。回到香港后, 他開始專心發展教育事業。
【資料圖】
在遵理國際高中深圳校區,Ken Ng老師的英語課非常受同學們的歡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Ken Ng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吧~
海外歸港成了他事業的起點上世紀90年代,年僅5歲的Ken跟隨父母移居加拿大。面對陌生的環境,這個并不寬裕的家庭過得很是艱辛。
彼時,一個清晰且強烈的念頭卻在年幼的Ken腦海里萌生。“當時我就有一個想法:以后一定要讀好書,找一份好工作,分擔家人的壓力。”
但是適應新環境談何容易?當時華人在當地屬于少數民族,Ken的父母英語也不好。要怎樣和外國人和諧相處呢?Ken于是下決心要學好英語,積極融入當地生活。
“當你找到一個很值得去做、很想達到的長遠目標時,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憑借出色的語言天賦,Ken的英語學得很好。孩童時期的他,已經可以給父母當翻譯了。
Ken還將堅韌的意志力發揮在他的學業上。從小渴望成功的Ken一直都很努力讀書,學習成績也一直搶眼,他甚至以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院長名單(Dean"s Honour Roll)的卓越成績畢業。
從海外回到香港,Ken Ng決心在教育事業闖出一片天,用自己發奮向上的經歷,燃亮正在人生起跑點的青少年。
遵 理給了他施展才華的平臺談到從事教育事業的初衷,Ken覺得,一位老師就像一座橋梁,可以盡可能多地幫助到年輕人。Ken Ng 選擇遵理作為他教育事業的舞臺,原因是遵理比起其他教育機構,有很獨特的地方。
“這里能遇到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我認為這是遵理這個平臺最大的優勢。”跟一些老師喜歡帶尖子班不同,Ken希望把自己磨練成一位能力全面的老師。
“假設我當醫生,我不希望自己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醫生。所以作為老師,我希望自己是全能的。”Ken認為,判斷一位老師教育能力是否全面,要看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是否能引導學生取得進步。
Ken在香港遵理執教英國語文科,學生來自不同的中學,既接觸到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有成績欠佳的學生;既有態度端正的,也有性格叛逆的學生。由于他還擔任雅思教職,所以Ken執教的不僅有青少年學生,也有成年學生。除了常規的教務,Ken Ng 還不時受邀到香港的中學教授針對不同領域的英語課程,不同程度、不同背景的學生的學習方法不一,Ken十分掌握其中的教學秘訣。
今年,Ken 帶著從香港磨練出的獨到經驗以及滿腔教學熱誠來到內地遵理國際教育,與大灣區的遵理教研團隊并肩,教書育人。“可以接觸不同層次的學生,這對教育工作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深圳校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學生群體多元化,這是踐行良好教育的關鍵所在。在深圳校區,Ken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更廣闊空間。
“授人以漁”教學理念“我覺得人都想要找到屬于他自己的東西。別看學生年紀小,卻都很聰明,誰都騙不了他們。”
Ken認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老師的角色是扶助和栽培他們。“比如課堂上給學生講了一個知識,他們回宿舍上網一查,發現老師講的并不準確,老師也是要與時俱進、時刻檢視和修正自己的知識的。”
因此,Ken篤定了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應該單向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同學們幫助自己、接納自己。老師要做的,就是啟發學生。
早年的海外生活培養了Ken獨立思考的能力。秉持這樣的教學理念,Ken鼓勵學生去學習感興趣的知識,同時也要不斷地刷新認知。
英語教學心得語言要與生活聯系DSE英語科的寫作卷,每年都會考一道題,那就是:在工作場合用到的英語。其用意是,讓考生懂得怎樣用英語去解決日常遇到的問題。
“英語其實是一個工具而已。香港的生活比較國際化,可能你的同事或上司就是外國人,那就需要用英語跟他們溝通。又或者將來你要在國外工作,也需要學會用英語解決問題。”
Ken教授DSE英語有一套獨特的做法,他堅持有系統地訓練學生。在補習班上,給學生講解試卷;在日校,他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看著同學們一天天地進步,Ken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其實雅思教學也是類似的思路。雅思考的也是用英語去處理不同的問題,寫作卷同樣提供情景,問考生應該怎么處理。”因此,Ken梳理了一套系統的訓練課程,結合測評,全面且科學地學習語言。
寄語DSE考生盡力追求 不留遺憾身為遵理的明星老師,Ken的課程很受學生的歡迎。抱著育人成才的想法,他還有一些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
“我想告訴同學們,人生很長,活到八九十歲再回頭看,現在考的這個試,不過就是十七八歲的時候要經歷的一次考核。人生有無數次的考試。有些同學DSE考得很好,但并不意味著以后每一次考試都能取得好成績,也不代表以后的事業一定會很成功。所以,不要為一次考試結果不理想就耿耿于懷。
DSE也是人生無數次考試的其中一次,你應該把握好每一次機會。重點在于,你用什么角度來看待自己。我們要對每一次‘考試’盡力去追求,盡量不要給以后的人生留下遺憾。而當你準備為這次考試去努力、刻苦的時候,這個準備的過程其實比結果更重要——它教會你怎樣去追求一個目標,自己應該怎樣去奮斗,這件事在你們未來的人生中是很重要的。”END關鍵詞: 老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