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港大高材生,香港大學理學碩士畢業。深知HKDSE這條升學“黃金賽道”的優勢;他以穩中有趣的教學風格,引導學生很好地吸收知識點;他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引導學生在學好知識的同時,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懷揣著教書育人的理想與激情,憑借自己豐富的理科教學經驗,他幫助眾多學生跨越預期,考進理想的大學。
他是香港遵理國際教育HKDSE物理科老師、中四班主任Neo Chen老師。
(資料圖片)
“在香港上學是一次美好且難忘的經歷”
Neo認為相比內地高校比較單一地專注于學術的氛圍上,他看中了香港高校的一些優勢。“在香港上大學,覺得整個氣氛比較多元。”
所以本科畢業后,當Neo想要繼續深造理學的時候,他選擇到香港修讀碩士課程。
升上香港大學(QS2023排名第21位)理學碩士的Neo,體驗了一次美好且難忘的求學經歷。擁有亞洲“常春藤”之稱的香港大學,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學術領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所世界一流大學,為學研提供很多資源,就像一個大舞臺,行業大咖風云際會,同學們不吝交流,熱熾討論知識和經驗,大家樂于碰撞出新觀點。這樣的學校氛圍,也讓Neo變得更加積極自信。
隨著HKDSE教育在內地發展,高中生邁向香港高校的賽道變得更為寬闊。對于有興趣到香港上大學的內地同學來說,HKDSE就是香港主流的大學升學考試,為內地的高中生進入香港高校提供了一條最佳賽道。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掘物理知識
物理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很多高中生來說,特別晦澀難懂。但Neo則認為,生活中不乏物理現象的例子,把理論和生活所見聯系起來,同學們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學起來就輕松多了。
“舉個例子,比如‘波’這個知識點,‘波’又細分了‘波的衍射’知識點,這是非常抽象的。我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什么是衍射?衍射就是‘波’在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可以繞過障礙物傳播,繼續往前走。”
Neo的學生會收獲一種樂趣——遇到各方面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物理學的解釋,而且這樣的案例很多。Neo鼓勵同學們自己上網查答案,有時會超出高中的學習范圍,Neo就陪著他們一起查,同學們樂在其中。
遵理教師團隊為學生帶來雙重優勢
遵理采用“陸港教師結合”的模式教學——從香港調動到深圳的名師,對于HKDSE體系非常熟悉;來自內地的老師,則是科目“學霸”。借助這種教學模式,同學們能夠同時汲取兩地教育的優勢。
“這是一支高質量的教師團隊,對學生非常用心。”Neo說,校區有不少轉校過來的同學,他們的轉變非常明顯。很多家長向Neo反饋說,孩子在遵理的老師教導下變得積極向上,從過去的漠不關心,變得對學業特別在意。
“這就證明了,校風、班風對學生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轉校后,同學們自己心里自會對比,他們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和甘甜,就明白這里是值得他們好好努力的地方。”
愛于心、踐于德,寬嚴相濟管理班級
除了講授物理課程,Neo還擔任班主任職務。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叛逆、敏感,正是需要老師引導的年紀。Neo認為,當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要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否則,會衍生出很多問題,會從側面影響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同時傷害他們對學校的感情。
Neo的策略是:課余時間跟學生相處成朋友,成為可以讓學生信賴的老師。“有些學生也是接受長輩跟他講道理的。其實,孩子們都渴望尊重和理解,老師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鼓勵他們有時候更事半功倍。”
無規矩不成方圓,如何讓學生配合班級管理?“首先要以身作則,老師自己要做得很好,讓學生服你。”在此基礎上,Neo對原則問題堅決不退讓。沒寫作業、沒完成值日生工作,嚴肅地批評學生、講道理,表揚與罰則同行。
“比如每天的值日生要負責班里關燈、擦黑板,如果值日生工作沒完成,晚自習的時候就在在班里留堂10分鐘。”Neo說,班規對所有同學一視同仁。“孩子們抗拒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直接懲罰他們,如果老師公正、公平,他們會理解和配合的。”
幫助學生超預期考入理想大學
過去,Neo帶過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的學生,他們覺得國內高考難,以為選擇國際課程可以不用認真讀也能出國留學,所以學習很松散,高中第一年都在玩。
要引導這些學生的上進心,身為“學霸”的Neo會給他的學生描繪大學場景,幫助他們樹立目標——因為,一所好的大學,會讓他們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面對人生。
“我希望他們從心底意識到上大學這件事有多重要”。通過這樣的引導,那些之前愛玩的同學在學習上越來越自覺,甚至連課余時間都不想浪費。”
于是Neo的一些學生,原本對考上大學已經不抱希望了,在高中最后一年,通過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訓練,最后完美“逆襲”,考進比預期高很多的大學,有些還考進了世界前50名的大學。有學生考上大學后,回來跟Neo說:“謝謝你當初把我‘拉’起來了。”這讓Neo感到非常欣慰。
畢竟,幫助學生考進理想的大學,讓他們人生更有主動權,改變學生的命運,這也是Neo在教育事業上的奮斗目標。
END關鍵詞: 老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