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直有刷到關于胡鑫宇的新聞,在大眾為這場悲劇嘆息之時,青少年抑郁癥的話題再次引發(fā)重視。
這讓我想到大年初一和侄子一起看的一部動畫電影《深海》,講述了一個14歲少女參宿的深海奇幻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這似乎是國產(chǎn)動畫電影第一次將抑郁這個群體,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
【資料圖】
《深海》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參宿的女孩。
她曾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愛她,媽媽把她捧在手心里。
可是突然有一天,爸爸媽媽離婚了,媽媽一個人去了別的城市,再也沒有回來,甚至連信息都不愿回女兒一條。
爸爸重組了家庭,很快有了一個弟弟,將所有的愛都轉移到了兒子身上。
參宿在新家庭里備受冷落,日漸淪為家庭中的邊緣人。
沒有人在乎,沒有人重視。
甚至參宿生日那天,父親高喊舉杯,慶祝的是弟弟幼兒園入學。
一切的變故,使參宿在幼年便產(chǎn)生了嚴重的自我懷疑。
她最常掛在嘴邊的是”對不起”,她覺得,一定是自己不夠好,媽媽才會離開自己。
漸漸地,參宿變成了討好型人格,高度敏感,甚至抑郁。
為了渴求愛與溫暖,她小心翼翼地生活在父親再婚重組的家庭中,處處忍讓:
心愛的紅衛(wèi)衣被弟弟搶走了,她不敢哭也不敢鬧;
新買的鞋子太小,穿不下,她還是違心地說“喜歡”。
參宿最喜歡穿的一件衣服,是媽媽曾經(jīng)的紅色衛(wèi)衣。
雖然穿在身上很不合身,可她依然走到哪穿到哪,并且一定會戴上帽子,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因為這是她的保護殼,更是她的執(zhí)念和心結。
這一件件“小事”讓長期生活在暗淡之中的參宿,最終跳入了深海之中......
影片前一百分鐘的深海世界,其實是參宿生前所見所聞的碎片拼湊而成;
換句話說,《深海》表面上是奇幻,實則是一個14歲抑郁癥少女在輕生后的瀕死體驗。
參宿讓我最動情的地方是她說出“好像什么都是我的錯,就連媽媽離開也是我的錯”。
把所有過錯都推到自己身上,陷入無盡自責、自卑的怪圈。
“你要多笑笑,自然就會好了”但時至今日,依然還是有很多人,不能足夠客觀地看待抑郁癥這件事。
很多人根本不覺得這是一種疾病,甚至把“抑郁癥”看作是一個“玩時髦”的詞匯。
覺得無非就是當事人自己矯情,心態(tài)不好罷了。
就像《深海》中參宿的爸爸,即便在女兒已經(jīng)被確診是抑郁癥的時候,還是說:
“不用花錢治療,你要多笑笑,自然就會好了。”
他根本不覺得,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更不會意識到,是自己將女兒推向了深淵。
去年大火的韓劇《我們的藍調(diào)》中,有一個故事直面抑郁癥的真實心境。
母親宣亞,因患抑郁癥無法照料兒子,失去了撫養(yǎng)權。
在不理解的外人看來,宣亞是在無病呻吟、故作矯情。
丈夫給出的離婚理由是——
“不是因為抑郁癥,而是因為她沒有對抗抑郁癥的意志才離婚”
在打輸官司后,宣亞跳海輕生。
在一次對話中,她曾這樣描述自己患病的感受:
好像被蓋了一床濕透的棉被,而且眼前會一片漆黑,就算燈火通明,只要抑郁癥一發(fā)作,我也什么都看不到,眼前一片漆黑
劇中的這段臺詞引起了無數(shù)觀眾的共鳴,紛紛表示這是一部真正懂抑郁癥患者的劇:
身體像在不斷地滴涼水,眼里的世界全是黑色的一片。
對時間的流逝沒有正確的感知,比如上午進的衛(wèi)生間洗澡,洗完澡出來天都黑了她渾然不知,常常像在溺水而渾身無力。
知乎上經(jīng)常有學生在提問:
“我抑郁了,要不要告訴家人?”
“我高二學生,抑郁了,要不要告訴父母?”
孩子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提問呢?如果告訴家人會怎么樣?
有多少抑郁癥青少年都聽過父母家人對自己說:
“小小年紀得什么抑郁癥,去醫(yī)院都是騙錢的"
“花這冤枉錢干啥,你多笑笑就好了”
“你就是想太多了"
抑郁癥青少年的痛苦和康復的困境并沒有被看到。
思想還未成熟的青少年,生活上尚不能自立,精神卻已經(jīng)放飛,面對學業(yè)的壓力和成長的挫折,他們能傾訴的對象往往十分有限。
當我們的孩子開始頻繁出現(xiàn)拖延、焦慮、自卑、易哭等表現(xiàn)的時候,千萬不要不以為意,更不要一味責罵。
極有可能,他已經(jīng)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就像“胡鑫宇案”,當孩子向你傾訴、求救時,可能已經(jīng)做了一百二十分的心理暗示。
這個時候,是拉一把還是推一把,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不是每個孩子身邊都有一個南河在電影《深海》里,那趟奇幻之旅,只是參宿因抑郁癥跳海自殺被小丑南河救起后,在瀕死之際的幻夢。
世上并沒有深海大飯店,它只在游船上的小丑兜售的畫冊中出現(xiàn)過。
但參宿墜海是真的,南河不顧一切地拯救她也是真的。
是南河想方設法地逗她笑,不斷地鼓勵她做真實的自己,并最終給了她生的機會與勇氣。
“心結要是永遠解不開,永遠不會開心的。”
“你以后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用再這么懂事。”
“有的時候這個世界看上去是灰色的,不像夢里那么五彩斑斕。可是,就算是這樣也一定有些光亮在等著你,哪怕只是些很小的瞬間,也值得你努力活下去。”
參宿是不幸但又幸運的,她在命運的絕境處遇到了南河,最終沖破了噩夢的糾纏。
但不是每個孩子身邊都有一個南河,孩子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敏感,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理解、呵護與陪伴。
《深海》的宣傳海報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獻給走過長夜的你。”
對抗抑郁癥,是一件孤獨又漫長的事情。
在孩子還沒有能力獨自遠行之前,我們始終需要小心翼翼地一路護送。
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可以遇到屬于自己的南河。
所以,不必期待南河的出現(xiàn),因為我們本就可以做得更好。
永遠相信,愛才是唯一堅定且永恒的力量。
最后,想把南河的話送給每一位家長,愿你們都能對自己的孩子說:
“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
作者:半小知,部分圖文素材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