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教師Mr.Michael
百變課堂下的英語教學
每次經過某個教室,總是能聽到里面傳來的陣陣歡笑聲,忍不住探頭一看,果不其然,又是MrMichael在給孩子們扮演書中的角色,帶領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展學習。
(相關資料圖)
心理學上認為,當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會產生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謂之“心流”。 MrMichael的課堂,恰好就是在多變的形式、幽默風趣的互動中,帶領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心流”狀態。
這是MrMichael日常上課的一個小小片段,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們學習的快樂。
1
Mr.Michael的百變課堂
Michael老師來到中國工作生活已經六年了,而其中非常寶貴的五年是在中黃度過的。當談到這五年時,Micheal臉上一直掛著幸福的笑容。讓人忍不住好奇,是什么原因使他選擇了扎根于此呢?
或許,答案就在MrMichael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當中。
在“2022國際教育發展論壇”上,Michael和鐘莉莉老師搭檔,面對15000人次的教育工作者,在線分享落實新課標的理論指導與實踐探索案例。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馬健生先生評價:“國內在新課標之后,非常重視大單元教學,很多老師非常困惑:‘以前上課都是一節一節地上,現在從單元教學到大單元教學,到底要如何開展教學?’我覺得Lily老師和Michael老師的課程設計,給我們很好的范例。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從二位老師的呈現過程中,感受到中黃的教學體系非常完備,大單元之下有清晰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評估方式,老師們對這些體系很熟練,這樣成熟的完備的體系,可以大大地幫助老師們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em>
五年教研,五年培訓,五年中西融合的理念浸潤,五年與中方教師的合作教學,打磨成在國際教育論壇上挑大梁擔主角的“中西融合教育專家”。
MrMichael說,他非常喜歡這種使人愉悅的,可以專注于學生和教學的氛圍。
相比于日常的英語教學,攝影是Mr.Michael隱藏的第二專業。
外教攝影班,也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選修課之一。
MrMichael經常鼓勵孩子們,攝影不僅僅一門技術,更是對生活美學的追求,可以用攝影來表達生活里的細節之美,表達自己的獨特想法。
2
兼容并包的工作和生活氛圍
Micheal說,在外小,同事和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大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語言,但是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都可以做到相互欣賞和尊重,彼此包容和鼓勵。這樣的氛圍使老師和學生都感到安心和放松,可以更好地在知識的海洋里探尋更多的未知。
也因此,“放下身段”幾乎是他的代名詞。
在閱讀周活動中,MrMichael和外教們一起扮演《哈利波特》里的角色,給孩子們的閱讀帶來豐富有趣的表演。
在課堂上,MrMichael非常喜歡通過肢體表演,角色扮演,夸張的語氣和表情,來和孩子們互動。更重要的是,學習一門外語時,這樣的“表演”更利于孩子們真正去理解和運用語言,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達到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另外,讓孩子們沉浸在一個英語環境里,會發現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會有很大的進步,本來不習慣開口說英語的同學會情不自禁想要嘗試,口語不是很流暢的同學也會在一次次練習中變得自信。難怪學生們就連課間遇到Michael老師,也喜歡“抓”著他分享呢,這么有耐心有方法,古靈精怪的老師,誰不喜歡呢?
3
雙師課堂收獲多
作為一名和中教老師合作教學了多年的外教老師,Michael也和我們分享了中外教合作的很多優點和必要性:小班教學和差異化輔導。
他說,在備課環節,有中教老師的參與,在教學內容的難易度上,他們可以把握得更準確。在課堂上,他們實行小班和差異化教學,兩位老師不僅可以合作演繹很多情景,還可以在分組輔導環節,實行個性化和差異化輔導,使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注和應有的進步,高效利用課堂。
同時,雙師搭檔是除學生之外,自己每節課最佳的“聽課者”,在合作中分享和學習,也令老師們在教學中不斷獲得成長。
Michael說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他也是一名中文學習者,他特別喜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在英文學習里,閱讀也同樣重要。同學們每天都會在學校的融課通上記錄閱讀,每周有一節固定的閱讀分享課,同學們在點滴的積累中培養英語閱讀的習慣和興趣,不僅英語水平在進步,文化素養也在潤物細無聲中悄悄生長了。Michael還建議,在家里進行親子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和分享方式,有父母的陪伴,閱讀更幸福。
如今已經是Michael老師在外小的第六個年頭,他早已經把這里當做了在中國的“家”,談論起中黃, 他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
我們祝福他在中國外小繼續施展他的才華,收獲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