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澤坤 Ken Liu
(資料圖片)
芝大放榜的前一天半夜,我夢到自己被芝大錄取了。所以早上醒來之后,打開手機查錄取結果,有點分不清這個消息是真還是假。
后來看了半天才確定,于是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我的家長和老師。當時我還在臥室,發完消息沒多久,就聽到家人在門外歡呼,他們非常非常高興。
一直以來芝大都是我的夢校芝大一直以來都是我的一個夢校。
高一我參加了芝大的關于領導力的線上夏校,當時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芝大注重學術氛圍、學術研究,而我也希望未來做一些有關科研方面的工作,這跟芝大風格很匹配。芝大鼓勵學生提問題,這也很符合我的學習習慣。
在文書中我表達了真實的自我能被芝大錄取,可能是因為我的文書吧。
芝大除了WHY SCHOOL的主文書,還有一個很具備芝大特色的“燒腦”文書。
你去到了火星,遇到了外星人,然后他們很急迫想和你交流,你得分享一樣東西來表明人類是值得他們花時間的,你會分享什么東西呢?雖然這個選題相對其他選題更契合我的興趣,但也讓我一時摸不著頭腦,于是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走來走去,思考了一整個下午才開始寫。
在這篇文書中,我寫出了內心最深處的想法,表達了最真實的自己。芝大的招生官可能看到了這一點,被我的真誠所打動吧。
申請過程中,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
去年九、十月份早申的時候,升學老師王蕓每天都會找到我,問一句:“你的文書進展怎么樣了?”每天這樣問,不僅給了我一些鼓勵,也推進了事情的進程。
王蕓老師還會給我一些文書建議,或者和我討論,我很感謝她。
我不算是天賦型選手我不算是天賦型選手,遇到要考試或者準備什么項目,也是要啃資料刷題的。
有時候我會覺得有點累,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我不會熬夜,做不完的話,先睡覺,明天再抽時間認真完成。
所以你得自己做選擇,這段時間要干啥,然后按計劃,滴水不漏去實施,認真做好。
然后做什么事都要專心,上課好好聽講,下課好好放松,該學習學習,該休息休息。
物理學的基本邏輯和我很match物理專業在芝大競爭很大,是芝大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七的專業。
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的博士學位,就是在芝大獲得的。
選擇物理專業,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問問題,喜歡問個不停,物理學的基本邏輯和我很match。
物理也是追根溯源的學科,不管是微觀世界,還是宏觀宇宙,它總是從最基本的原理解釋世間萬物。
小時候,我對小學課本上那些蟲子啊,小動物啊,還有一些科學原理什么的就很感興趣。
來三牛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觸了物理、化學、生物,其中物理最吸引我,經常和老師討論問題。
劉澤坤同學(左二)和同學們在3D打印課上,與老師交流
課后我也會和同學討論或自己上網搜視頻、看論文,把沒理解的知識弄懂。
比如,關于溫度概念的解釋——「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
我覺得這個說法很主觀。比如,我現在覺得冷,就穿棉襖,但我也可以覺得現在很熱,改穿短袖。課后去問老師,老師說,關于溫度還有一種解釋——溫度是描述分子運動劇烈程度的一個量。我覺得還是有點怪,因為它沒有做具體解釋,憑什么溫度就能描述它的分子運動劇烈程度呢?
后來,我自己搜了很多文獻,看了一些物理教學書籍,還聯想到之前學過的力學知識,聯想到熱力學微觀分子層面,然后通過微積分和統計學,和一個也很喜歡物理的朋友做了個模型搭建,最后證明——溫度確實跟分子的運動劇烈程度直接相關。
劉澤坤同學(左三)在期中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學期中物理知識
我做這樣一個研究,覺得還蠻有意義的,也蠻樂意去做。
有些知識課堂沒太懂,我會先把結論記下來,課后再結合我能理解的方式,再推演論證。
反正我以后就是要學物理的,如果現在不理解這些知識點,會對我未來的學術研究造成影響。
當然,不是所有物理知識點,我現在都能研究明白,但這些知識只是暫時不明白,等我上了大學,學習更深層的數學、物理和計算機編程知識,可能可以輔助我去驗證一些想法和概念。
從小我媽就告訴我,一件事要么把它做好,要么就不做。
如果我真想學什么,我會去深挖它,雖說不一定做到全球Top1,起碼能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未來想做的事情也是跟科研相關,繼續去深挖這個世界的本質。
三牛和別的國際學校不太一樣三牛和別的國際學校,有點不太一樣。三牛自由度很高,能讓學生們好好學習的同時又能放松。
雖然都是上課,但它每天的課程不會那么緊密。
沒有那種一節課接著一節課,然后晚自習再給你上兩、三個小時課的情況。三牛會在語數外理化生這些課中間,穿插音樂課啊、藝術課啊、戲劇課啊等等。
我們學校的文學課就蠻有意思。
Emily老師會帶我們讀很多國外著作,比如《殺死一只知更鳥》、《凱撒大帝》、《動物莊園》等等國外名著。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在文學課上學詩歌,看跟文學相關的電影。
所有這些都更新了我對文學的一點點認知,以至于到后期,對我寫文書也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還有體育課。可能在別的學校,體育課會被其他學科占了,但我們學校體育課一周保證有三至五節。
而且三牛是小班制教學,一個班二十多個人,小班的話,我不會緊張。
社團也有很多,體育類、音樂類、藝術類、科學類,各種各樣,這也是我當時選擇三牛的原因之一。
說起來很自豪的是,我和一個同學在學校創辦了羽毛球社。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自己創辦一個社團,教其他同學怎么打羽毛球,還組織過好幾場羽毛球比賽,校內、校外都有。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式三牛的校園生活,我想用“舒適”這個詞語,就像在家一樣。因為三牛讓學生做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勞逸結合。
劉澤坤(二排左七)創辦的羽毛球社團與長江國際學校組織羽毛球聯誼賽
我不會有太多精神或身體的壓力,我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去和同學們相處,也可以讓學習非常順利。
我認為在未來的成人生活中,這也是比較重要的。你不能總盯著你的學業或工作,還要去做除此之外的事情,去休息,去運動,去聽音樂等等。
如果我在傳統學校,早上六點起床,聽一天課,寫一天作業,晚上12點睡覺,應該也能考上好大學。
但那樣的生活我可能不會舒適,還會影響我對未來人生的看法,會覺得好累,悲觀情緒也會多一些。
老師和同學都蠻友好三牛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蠻友好。
老師和學生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大家既可以討論學習,也可以聊學習以外的話題,像朋友一樣。
我和三牛的同學們,相處得也很融洽。
可以說,三牛帶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這些同學和老師們。
當我有壓力的時候,我可以通過和朋友們聊天、運動,釋放那種壓力,而老師可以帶給我成長。
劉澤坤同學(左二)參加2022校運動會跑步比賽
我非常信任身邊的朋友,他們給我的精神支持非常大,能讓我在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時候,奮勇直前。
有一次我準備一個考試,因為想考高分(為升學做準備),所以壓力蠻大,整個人情緒也比較低落。
身邊同學們看到后就跑過來問我什么情況,然后鼓勵我說沒事的,相信你能做得好,諸如此類的話。他們很在乎我為什么難過,他們想讓我快點好起來。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可能沒有感受到過真正的朋友帶給人的能量和沖擊,所以我非常感謝身邊能有這樣一群小伙伴陪我,他們讓我非常有安全感。
比起給一些學習經驗、考試經驗,我覺得「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再去實施」這些更重要。
越早想清楚,越有利。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很具體的事務,可以去跟家人討論,然后上網看過來人的經驗,自己去總結分析,問問老師建議,總之提前做規劃,還是蠻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