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月是學校教育教學研討主題月,旨在促進教師在專業方面的思考和實踐,從而提升綜合素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3日下午,學校有幸邀請到了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作主題為“ChatGPT,是學校的敵人還是朋友?”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吸引了學校全體中外教教師及教輔人員的參與。
首先,焦建利教授介紹了ChatGPT技術的基本特點,引起了與會教師們的濃厚興趣。ChatGPT是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模擬人類對話,與人類進行交互。該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可以用于精準的文獻搜索、作業設計、教輔材料的編寫、自主學習的輔助等。
其次,焦建利教授討論了ChatGPT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大意義。ChatGPT技術的應用可以輔助教師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師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然后,焦建利教授探討了學校和教師究竟應該如何駕馭ChatGPT技術。他首先介紹了國內外科技、教育領域對ChatGPT的熱門討論,為與會人員普及了最前沿的咨詢。同時,焦教授介紹了大量應用在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軟件,演示了部分軟件的使用方法,他鼓勵老師們擁抱新事物,嘗試用不同的工具輔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焦建利教授為教育同仁提供了六條建議:
第一,保持開放,擁抱技術變革,不固步自封,不過早下結論。第二,使用ChatGPT作為自己的助理,協助創造性工作,踐行因材施教,而不是替代自己的工作。第三,不應簡單粗暴禁止使用ChatGPT。第四,教育工作者必須通過創新教學設計,徹底改變作業和學習任務。第五,要使用AI工具學習和執行創造性任務,與AI合作與協作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盡早培養自己和學生的這種能力,將會大幅度提升技術豐富環境下的核心競爭力。第六,高度關注AI向善、技術倫理、隱私保護和數字鴻溝。講座的過程中,焦教授收集了現場參會人員的問題與反饋,并在講座后的環節一一進行詳盡的解答。
此次講座內容豐富,得到了學校全體中外教師的認可和贊賞。焦建利教授認為:“當人工智能對職場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時候,全球教育工作者必須回應,面向未來的學校教育,學什么與怎么教。”焦教授的提醒引起了與會教師們的深思。
“Teachersencourage minds to think, hands to create and hearts to love. 教師應鼓勵學生用頭腦去思考、用雙手去創造,用心去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不斷保持學習,擁抱新事物,擁抱ChatGPT,讓它成為我們的朋友!
2023年華外入讀意向登記
文| 華外
圖 | 湯藝瑤
編輯 |吳小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