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情形:一家五口坐一排,爸媽和兩個看上去已經讀初中的姐姐都在低頭玩手機,坐在邊上的弟弟從進站到出站一直在左顧右盼,有幾次想和旁邊的爸爸媽媽和姐姐說話,但看到大家不怎么搭理就欲言又止了。
記得那一天是假期,坐在對面的小編心里在想,這也許是難得的一次全家出游呢,從小男孩的表情可以看出,這次全家游令他很高興,也想和家人分享所見所得,可是家人們眼里只有手機。
【資料圖】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新聞,無意中看到了兩份小孩子寫的作文和造句,啼笑皆非之余有點感觸。
如今很多人已經淪為了手機的奴隸,包括許多年輕的父母,一天手機不離手,而忽略與孩子面對面的交流,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小孩的內心獨白:
爸爸,我想對你說:“放下手機,陪我玩一會!”
用一組關聯詞造句,感觸最深的一句就是:雖然爸爸知道每天玩手機是不對的,但是他死不悔改。
你以為孩子感受不到,但其實,你的所作所為都印在他們的眼里,刻在他們的心上。他們討厭爸媽的手機,認為手機奪走了原本屬于他們的快樂,甚至覺得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最愛。
時下,很多家長都活生生淪為手機的奴隸。
坐在孩子身邊陪著寫作業,但手機還不停刷著今天的新聞動態,娛樂短視頻,對孩子的求教視而不見。
帶孩子去游樂園,手機鈴聲卻響個不停,一個電話就讓你匆匆離去,身后留下的是孩子失落的眼神。
陪孩子吃頓晚飯,手指不斷滑動著手機屏幕,眼前活潑可愛的孩子甚至還不如一個八卦新聞更能引起你的興趣。
在這部分家長眼里,認為“陪著”就等于陪伴,他們看似在陪伴孩子,但總是手機不離手。你這哪是在陪孩子,分明是在陪手機!
南京市一初中的幾位小朋友和家長曾共同創作了一首詩,題目叫《放下手機,抱抱我吧》。
《放下手機,抱抱我吧!》
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里的趣事,他在看手機。我過生日,一家人吃飯,可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在看手機。我對大家說,別看手機了,他們點了點頭,接著看。哎~~~我們要是能變成爸爸媽媽的手機就好了!我們知道,你們工作很忙!我們知道,你們有你們自己的事情可是,請你們每天給我們一點和你們單獨相處的時間。我好懷戀小時候你們給我的溫暖懷抱!親愛的爸爸媽媽,放下手機,抱抱我吧!詩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訴說著孩子們的心聲,他們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再做“低頭族”,不要再被手機所支配。他們希望爸媽把視線從手機轉移到他們的身上,真正的陪伴他們,而不是做樣子!
每天拿出一點時間
孩子需要你的高質量陪伴
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應為每周21.2小時。并且這樣的陪伴,不是簡單的“在一起”,更非在身邊自顧自地玩手機。有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旁邊,你卻在看手機。”如果心不在、情不在、注意力不在,真不知說是你陪著孩子成長,還是孩子陪著你看手機。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質關系的建立,需要每天專注的陪伴孩子15分鐘。
何為高品質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親或母親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動,心無旁騖沒有跑神,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
如何才能做到高質量陪伴?我們一起來看看~
陪伴:尋找一起做的事用心陪伴孩子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戲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聽段音樂唱唱歌;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觀察小動物、小花兒、小草樹木。
總之,家長可以每天抽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專心陪孩子玩游戲、做運動、讀繪本、哪怕只是單純聊聊天,這個過程中你是完全屬于孩子的,心無雜念,不被其他事情占據精力。享受這種單純、專注的親子時光,孩子就會吸收到很多的營養。
陪伴:傾聽+身體接觸給孩子愛的回應接觸可以是不加評判、沒有指責、沒有輕視、 沒有打擊、沒有打斷。只是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很幸福的,靜靜聆地聽孩子訴說。
在聆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還有呢?接下來呢?用這樣的回答來等回應。
在陪伴的過程中,盡可能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擁抱孩子等等。
還有,很欣賞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還有很多,而關鍵的就是:在那個片刻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父母們要知道,手機可以三十年如一日陪你,但陪伴孩子的時光,一旦錯過,就會一去不復返。
當孩子漸漸長大,你就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他們不再嘰嘰喳喳的粘著你,不再無理取鬧的讓你陪著哪也別去,更不再像兒時一樣賴在你懷里,撒嬌讓你抱抱他……
等到他們長大成人離家求學,為了理想而奮斗,你就只能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默默承受離別的思念。
也許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你才會后悔:如果能重來,你一定好好珍惜陪伴孩子的時光,不再像從前那樣...
所以,放下手機吧,看看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你還舍得讓他們難過嗎?
陪伴孩子不是說說而已,它需要父母全身心投入,身體力行地去實踐。太多太多的高質量陪伴方式,只要你用心,只要你專注,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請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陪孩子在一起的這些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