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Eason被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心理學專業錄取時,他自己以及升學老師都多少有點“驚喜”的感覺。因為相比于其他的申請者,Eason的托福分數并不高。在競爭愈加激烈的現在,他又是如何獲得青睞的呢?
01
【資料圖】
“驚喜”背后的答案
“可能是我在文書和面試中,都是以發展的眼光審視自己,不拘泥于過去,展現了對自我的深入思考和認知”,這是Eason給出的答案。
Eason就是這樣一個對自己有著清晰認知的人。申請季中,很多同學都面對著較大的心理壓力,但Eason卻是個例外,原因就是他的“自知”。
“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大概會有多少回報”。因此,Eason給自己的目標也就更切合實際。在他心中,坦然面對自己,心靈就會更加平靜。
但這樣一種平靜、從容的狀態,也不是一朝一夕達成的,而是經過了三年的“修煉”。
02
選擇之后的“掙扎”
三年前,帶著一份優異的中考成績,Eason既可以選擇蘇州優質的四星級高中,也可以選擇給他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國際化學校。
但他,依舊選擇了以創校生的身份加入開校不久的世華學校。
談及原因,Eason表示,一方面,自己當時看重的是世華優質的師資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想在更具挑戰性的環境中鍛煉。
不過,初入世華的Eason,一開始適應得并不是很“順滑”。“之前有老師或者家長在后面推著寫作業,到了世華,就更多靠自己的督促”,這種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對當時的Eason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除此之外,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中文課程。“我感覺‘中文課’跟我之前理解的‘語文課’還是有挺大差別的”,Eason介紹說,特別在遇到寫文本分析和評論的試題時,自己經常無法下筆,有時候甚至只能空著。
在形容當時學習中文課的感受時,Eason用了“掙扎”這個詞。
好在,這樣的“掙扎”并沒有持續太久。“中文老師Carrie很有耐心,她利用課后休息時間,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Eason也沒有辜負Carrie的信任,中文成績由最初的4分、5分(滿分7分),逐漸穩定在6分,甚至時不時還能沖擊7分。
03
“我認識到要對自己負責”
在世華的三年,Eason感覺自己有了很大的變化,“我逐漸認識到要對自己負責,以及如何對自己負責”。在他看來,這是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
每當放空自己時,Eason總會思考“學習是為什么?”“努力是為了什么?”“希望得到什么?”……這一類的“靈魂問題”。
Eason覺得,雖然這些問題很難立刻有答案,但總能讓自己學習、生活更加有目標。從這一點上看,IB及時反思的學習者特質,在Eason身上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04
記憶深刻的“世華風景”
有人說,人生就像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在世華的三載旅途中,有很多“風景”令Eason記憶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不久的校際籃球賽上,隊友Joey的絕殺球!”說到這里,Eason仍然難掩激動之情。“我當時已經有點絕望了,眼淚都要出來,一直在想,‘難道就要止步于此了嗎’?”
當Joey一擊制勝,帶領隊伍沖入決賽時,Eason第一時間沖上去,與隊友擁抱、怒吼、慶祝。對于一個熱愛籃球的少年來說,這是值得記憶一生的美妙瞬間。
籃球,讓Eason的生活更加豐富,收獲了很多快樂和友誼,“特別每次校際間的比賽,和隊友一起出征時,總有一種壯懷激烈的團隊感、榮譽感”。
Eason的確是一個很有團隊感的人。在申請季復習期間,他和同學們互相幫助,在各自擅長的學科幫助彼此。“這讓我很有價值感和認同感,也幫助我構建了信心”,Eason非常感恩這段互幫互助的經歷。
有團隊感的人,當然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對他人有所幫助。“要明確自己的目標,那怕沒有那么‘高大上’,但往往更實在的目標,更有可能實現”,Eason正是這么做的,清晰認知、堅定目標、努力前行。
祝福Eason,向著自己的目標,堅毅篤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