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01有一位初中生加我好友,說在老師的朋友圈里看到我的文章,想向我咨詢一些問題。我感到意外、惶恐又有點小激動。正像有朋友說的那樣,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一般屬于人到中年、學歷偏高、有人生經歷的人,中學生并不多。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我真的很高興。而且,這位中學生的問題非常典型,所提的問題可能正是很多同齡人共有的困惑。所以,不妨把聊天記錄整理出來,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02問:我的成績在班里還算行,我也覺得學習成績不錯,可是為什么在生活中總覺得自己是個白癡?我不太愛說話,有的話總愿意憋在心里。答:沒有白癡覺得自己是白癡。所以,你有這個感覺,首先說明你不是白癡。其次,人生永遠是感覺今天比昨天成熟,明天比今天成熟。我們看昨天都是幼稚的,十幾歲的你是如此,你的父母老師也是如此,他們看他們去年前年做過的事情,很多也追悔莫及。對于性格稍內向的人來說,既然知道自己的這一缺點,就鼓勵自己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斷暗示自己,越不想做的越去做,慢慢就會突破。其實,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有些話與其憋在心里,不如和知心的人談談心。比如多和父母交流,他們也很高興啊!03問:學習中真的有天才嗎?我就不是。有時候我用百倍的努力,還不如別人的抄抄作業。答:當然有天才。但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而且,天才也是分等級的,你在班里是天才,在學校里可能就不是。在學校里是天才,在全縣全市全省全國,也許不是。小池塘里的大魚,到了大池塘里很可能就是小魚,天才也有天才的苦惱。我們天天訓練,也跑不過博爾特,就算天天博爾特都不怎么訓練。但我們的百米健兒,還不是天天苦練!而我們班的運動員,參加校運動會得個名次也樂得屁顛屁顛的。非得跟天才比,咱們都得死。但咱們做的是自己,而不是和誰比,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快樂。04問:我的家境不是很好,父母都是農民,可能也只有求學這一條路。答:我家境也不好啊。我們班當年考上北大的同學,比我家境還不好呢。其實家境好,也有家境好的煩惱,家境不好,也可能成為學習的動力。誰的父母不是農民呢?前推三代,父母都是農民。我在文章里經常說這個觀點:你覺得父母沒有給你提供好的條件,那么就努力做一個好的父母,讓你的孩子有更好的條件。我的父母是農民,我努力考上大學跳出農門,我的孩子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這就是成功。其實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這樣的軌跡。而且,自己作為這個家族第一個改變人生命運的人,你也會有更大的成就感。05問:那我是不是更需要努力學習了,我不理解什么叫努力,是拼命學嗎?答:盡自己的能力學好就行。盡力就好,結果不一定最佳。因為每個人的天分不一樣。而且,考得好只是人生成功的一個小小的方面。將來的人生之路,還有太多的評價維度,還有太多的機會。06問:學習在生活中真的有用嗎?答:你覺得我寫文章有用嗎?(他回答說有用。)我寫文章,是因為我年輕的時候看過很多書。這不就是學習么!如果我沒有讀過書,如果我沒有考上大學,如果我在村里種地,我可能寫文章給別人看,我可能靠寫文章賺錢養家嗎?我在生活里就是特別普通的一個人,我上學時也是特別普通的一個學生。07說實話,在和這位中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任何青春都是迷茫的,任何人都是迷茫的,這是成長的煩惱。我告訴孩子,做好眼前的事情,將來的事情,交給將來,好吧?我們不必跟天才攀比,我們不必擔心遙遠的未來,努力做好當下,享受普通人的幸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