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計算是一種用戶無需感知計算機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程序和通信網絡的具體所在;只需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網絡從所使用的各種終端設備(包括固定、移動、以及家庭中的各類終端設備)中選擇并使用相應服務(例如計算、電話、電視、上網和娛樂等)的計算模式。透明計算系統由終端設備、服務器和連接終端設備與服務器的網絡組成。理想的透明計算包括三個部分,一個是整合了當前PC、PDA、智能手機、數字家電等輕權設備的透明客戶端;一個是整合當前各種網絡設備與互聯設備的透明網絡;最后一個是整合了大量計算能力較強或者很強的普通個人微機、服務器、大型機等的透明服務器。從總體上看,透明計算構建在一個更加廣泛的物理設備之上,運行環境更加靈活。
在透明計算平臺下,我們把透明計算系統中所使用的終端設備稱為透明客戶機或透明客戶端,把其中的服務器稱為透明服務器,并把連接終端設備和服務器的網絡系統稱為透明網絡。透明客戶機可以是沒有安裝任何軟件的裸機,也可以是裝有部分核心軟件平臺的輕巧性終端。透明服務器是帶有外部存儲器的計算裝置,例如PC機、PC級服務器、高檔服務器、小型機等。透明服務器存儲用戶需要的各種軟件和信息資源,同時還要完成透明計算系統的管理與協調,例如各種不同操作系統核心代碼的調度、分配與傳輸,各種不同軟件服務往透明客戶機上的調度、分配與傳輸等過程的管理。
透明計算能解決什么問題?
1、服務模式的轉變。目計算機服務模式是由軟硬件廠商設計好后統一提供給用戶進行使用,用戶能夠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一些定制工作。這是一種以廠商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用戶不能自由跨平臺選擇各種應用,更不能完全實現個性化的使用模式。透明計算,要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恢復用戶的主導地位。用戶可以通過各種平臺自由選擇和使用各種軟件服務,實現軟件即服務。
2、 各種操作系統的和諧共處和普遍訪問。在透明計算系統中,要支持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能夠在同一硬件平臺上和諧共處(運行)。這也是虛擬機技術試圖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在透明計算系統中,還要能夠實現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的跨平臺普遍訪問,即支持在不同的硬件平臺上能夠訪問到用戶定制的同一操作系統和應用環境。
3、 技術的開放性。技術開放也是為了解決各種操作系統的和諧共處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發展和制定一種硬件和軟件之間的標準接口與交互協議,屏蔽底層硬件和上層軟件的異構性和差異性,從而使得不同廠商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都能集成并運行在一個統一的標準平臺之上。SOA架構就是實現技術開放性,從而使得不同廠商開發的軟件服務能夠進行跨平臺集成的一種有效方式。
4、技術的透明性。技術透明則著眼于使用的方便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指對用戶透明,即用戶不用關心和了解技術的各種細節,只需關心其使用,并保持過去的使用體驗;二是對運行在透明計算平臺上的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透明,即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不用關心和考慮透明計算平臺的各種技術。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不需進行任何修改或者很少修改就可以直接運行在該平臺上。對操作系統和應用而言,運行在透明計算平臺上,與運行在通常的計算機平臺上一樣,沒有任何區別,完全不用考慮服務器的位置、指令和數據的存儲與傳輸方式等。
5、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統使用時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為了在軟硬件平臺上實現真正的從底層到上層的安全性,人們提出了可信計算的模型和技術。在透明計算中,也需要解決計算和數據的安全性,實現可信的計算和數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