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人鳥花費1億元成立預制菜產業公司,昔日的A股體育第一股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后,一直徘徊在破產及退市邊緣,如今投身預制菜不知是否能扭轉乾坤。
2014年貴人鳥橫空出世登陸上交所,成為晉江系品牌中第一個吃到運動鞋服紅利的,巔峰時期的市值突破400億大關,董事長林天福也以190億元的身家首次摘得“泉州首富”,躋身當年胡潤百富榜。
但好景不長,2018年貴人鳥的業績開始走下坡路,連續三年的時間里持續虧損,直到2021年才勉強扭虧為盈。潮起潮落間貴人鳥“折翼”難飛,還剩至少40億債務等待處理。
從“A股體育品牌第一股”到退市風險,貴人鳥為何衰落?
貴人鳥主營業務為運動鞋服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巔峰時期,貴人鳥平均每天新開三家實體門店,門店數量最高時超過了5000家。
自從上市以后,貴人鳥不希望局限在體育鞋服產業內,而是希望盡快成為一個覆蓋全體育領域的品牌。故此,貴人鳥開始了瘋狂的拓張和投資之路。
上市后的第一年,貴人鳥不僅投資了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等多個體育項目,還以2.4億元受讓虎撲體育16.11%的股權,并和虎撲共同設立總計20億元的體育產業基金“動域資本”,該基金分兩期設立,第一期為慧動域,第二期為競動域。
截至2016年底,貴人鳥已為動域資本累計出資6.3億元,動域資本已投資“超級猩猩”“滑雪助手”“競彩貓”等20個標的,涵蓋跑步、健身、足球、籃球、戶外等熱門運動及電競、體育彩票多個“互聯網+”項目。
在體育領域內的極速拓張,使得貴人鳥的資本版圖變得無限寬廣。但這些浮于表面的成就似乎成為了折斷貴人鳥翅膀的導火索。
經歷了幾年瘋狂“撒幣”后,由于當時國內的體育行業發展尚不成熟,存在諸多內部和外部干擾因素。國人的體育消費意識尚未完全打開,體育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遠低于體育產業成熟的發達國家。
貴人鳥的一筆筆投資,最終都轉化為紛至沓來的噩耗。
2017年,虎撲體育折戟IPO,貴人鳥投資失敗;2018年,貴人鳥將其持有的虎撲股權悉數清倉;2019年,慧動域所投項目業績不佳,整體減值1.82億元;去年貴人鳥發布關于處置慧動域、競動域投資的公告。隨著虎撲系資產的拋空,貴人鳥的“互聯網+體育”的夢徹底碎了。
盲目投資拖垮了貴人鳥。2017年-2019年,貴人鳥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持續下降,且公司凈利潤從2015年高光時期的33.18億元降至2019年-10.18億元,公司的賺錢能力明顯下滑。
盲目投資讓貴人鳥曾經光明的前途變得灰暗,但失其本心才是貴人鳥折翼的重中之重。
早期的貴人鳥,并不是一個純運動品牌,而是主打運動、休閑、潮流風,更加符合年輕人對于運動服的審美和理解。設計、造型都十分在線,品牌定價也較為實惠,專注于二三線城市的白領人群,有著穩定的消費人群,門店隨處可見,廣告也活躍于各大電視臺。
彼時,貴人鳥卻犯下了同許多企業一樣的錯誤:固步自封、品牌定位模糊,想進軍高端市場同時還放棄低端市場。
身前的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入駐二三線城市深化戰略布局,身后的李寧、安踏步步緊逼,貴人鳥“瞻前顧后”的行動卻不起色,最終搞得高不成低不就,一步一步走向衰敗。
借力國潮,貴人鳥能否重現榮光?
如今,各種國潮IP紛紛涌現,無論是傳統老牌還是個人小作坊,只要搭上國潮的順風車,有些許設計就能獲得市場的青睞。
仰賴于國潮,對貴人鳥或是力挽狂瀾的好機會,但想重現昔日鞋王的榮光,似乎困難重重。
顯然幾經沉浮后,貴人鳥已經失去了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曾經每個城市的商業街都有貴人鳥的身影,如今卻幾乎只能在縣城見到。
貴人鳥也開展了電商業務,抖音有近70w粉絲,產品線也還算豐富,但直播間人氣卻很難起來,具體是什么造成這種局面?
對于當前國內的運動品牌競爭而言,原創設計才是王道。
曾經的晉江系運動品牌哪個不是模仿國外品牌,但經歷了發展之后,品牌都開始培養、挖掘自己的設計師,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洗刷曾經“山寨”的惡名。
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發展歷史并不在意,優質的產品才是穩定消費群體最好的方法。
顯然,貴人鳥已經與優質相形見絀,如今貴人鳥已經不局限于抄襲國際品牌,甚至開始抄襲國產品牌。
打開貴人鳥的抖音直播間,一排橙色的鞋盒映入眼簾,除了logo以外,這些鞋盒與耐克經典的橙色鞋盒幾乎一模一樣,很難不讓人產生抄襲的聯想,就連鞋盒都要模仿,更遑論產品了。
貴人鳥直播間羅列的商品,圖中購物車里的4號鏈接,與361度的big 3系列籃球鞋存在明顯的抄襲痕跡。
(361度的big 3系列籃球鞋)
如今的貴人鳥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坐擁5000家門店的運動鞋服新貴,不重視原創設計并在抄襲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若抵達“落鳳坡”也不足為奇。
相比貴人鳥抖音近70w粉絲,貴人鳥兒童旗艦店粉絲數量卻高達248w。但發力兒童板塊,是一眾國內外體育運動品牌角力的關鍵。
近年來,伴隨中小學體育課程考試變化,消費者市場的進一步轉變,以及行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當下,包括安踏、李寧、特步、361°、斯凱奇等在內的品牌,紛紛在兒童體育用品板塊持續加碼,同時包括巴拉巴拉等多個童裝品牌,常年以來仍處于價格競爭狀態,大有掀起新戰場的趨勢。
在這個并未跑出絕對優勢產品和品牌的賽道上,細分市場成為眾多體育品牌看中的點。為此,針對性推出功能性、科技型產品也成為不少品牌的著力點。
在細分化、專業化、科技化等更高更多維的競爭態勢下,身欠巨債的貴人鳥,能否占據消費者第一心智,一切更是未可知。
晉江系品牌:有人落魄,有人聲名遠播
晉江是國內運動品牌的發源地,這里的鞋服從中國走向世界各地。早期的晉江系品牌都以代工為主要業務,打磨造鞋技術的同時慢慢拓展品牌業務線,從鞋到服裝再到運動裝備。
這些品牌的發展道路也大致相同,都是主打“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理念,扎根三四線城市,逐漸向大城市滲透。
可是現如今曾經的“晉江七子”境遇卻大相徑庭,安踏高高在上,接連收購世界知名品牌,加之北京冬奧會的影響,穩坐國產運動品牌當之無愧的頭把金交椅。
匹克、361°也有著自己的核心科技,產品也都活躍于國內的籃球賽事。特步則十年如一日專注路跑領域,成為國內路跑屆的絕對王者。
中喬體育結束了與喬丹的官司之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淀,如今也活躍于國內的路跑與田徑賽事中,旗下也簽約了一批知名的運動員。
鴻星爾克在產品上或許不那么出彩,但憑借其對于國內自然災害的多次捐款,在精神層面收獲到了老百姓的愛戴,也有著幾番不俗的業績表現。
“晉江七子”中并不是每個品牌近些年都一路長紅,但貌似只有貴人鳥持續走下坡路。貴人鳥不論是從市場份額、戰略定位還是緊跟潮流上,這家公司已經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了。
貴人鳥如今的衰敗,背后折射出的是“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企業”且“沒有所謂的聚焦全能,只有貴人鳥戰略舉措的全面失衡”,才致使公司一落千丈。
在這個“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行業下,壓死貴人鳥只有自己,而拯救貴人鳥的也只有自己。跨界賣糧,布局預制菜,會是貴人鳥另一條出路嗎?
在“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首次寫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后,跨界預制菜成潮流。碧桂園、格力電器、順豐紛紛入局。
天眼查顯示,3月6日,金鶴(齊齊哈爾)預制菜產業園有限公司(下稱“金鶴產業園”)成立,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該公司由貴人鳥全資持股。
實際上,貴人鳥突然布局“預制菜”,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早有布局。在過去兩年里,貴人鳥早已開啟了深耕“農業”,填補賣鞋“虧空”的路途。
在過去兩年,貴人鳥通過大刀闊斧的收購、投資成立了一批以糧食產業為主的公司,以此擴充自身的糧食業務。
2022年12月期間,貴人鳥全資子公司米程萊以3.73億元現金購買和美泰富;全資子公司金鶴農業以0元收購和美泰富持有的全部知識產權。通過此次收購,貴人鳥新增大米加工及銷售、糧食倉儲業務。并將原先的單一糧食貿易擴展為“糧食生產+倉儲+貿易”的綜合產業鏈。
官網顯示:重組之后的鞋服上市公司貴人鳥,正在逐漸加碼農業業務,開啟“運動鞋服+糧食貿易”的雙主業經營模式。由此看來,逐“糧”而行的貴人鳥,加碼預制菜也不足為奇了。
所以在未來,貴人鳥能否有重振輝煌的那一天,業界都在關注著它最終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