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脈有哪些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長白山區的野生植物資源比較豐富。其目、種、屬比較齊全,種群面積分布也較大,具有很大的資源優勢和重要的經濟與科學研究價值。據2000年調查統計,已知野生植物種類達39000多種,其中地衣類270多種,苔蘚類350多種,真菌類900多種,蕨類140多種,裸子植物30多種,被子植物2300多種。
動物資源
2000年,長白山有獸類63種,鳥類277種另11亞種,兩棲類13種,爬行類16種,魚類73種。長白山的動物區系始終處于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之中。
礦產資源
長白山區復雜的地質條件,形成了豐富的礦藏。截至2000年底,吉林省有探明儲量的礦產增加到98種(全國為152種),長白山區有80種,固體礦產地368處,水氣礦產地132處,這些礦種劃分為9個工業類別。
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包括光能資源、熱量資源、水份資源和風能資源。長白山區的光能資源不夠充足,熱量資源嚴重不足,水份資源充沛,風能資源豐富。
水資源
根據吉林省于1979—1985年的地下水資源調查,長白山區地下水資源總量54.36億立方米。其中松花江白山水庫以上18.24億立方米,拉法河0.83億立方米。松花江白山電站至豐滿電站區間2.44億立方米,輝發河4.92億立方米,牡丹江6.27億立方米;綏芬河0.95億立方米;圖們江干流1.29億立方米,嘎牙河2.36億立方米,布爾哈通河1.23億立方米,海蘭河0.76億立方米,琿春河3.10億立方米;鴨綠江干流5.72億立方米,渾江6.25億立方米。長白山區地下水資源量占全省地下水資源總量113.18億立方米的48%。長白山以東地區。地下水流向東南,泄于鴨綠江和圖們江;長白山以西的地下水流向西北,泄入松花江和東遼河。在1991年所做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中,估算長白山區地下水可開采量為61.55億立方米。
長白山脈有什么保護價值?
長白山保護區擁有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極具代表性的溫帶原始森林生態系統,是北半球同緯度帶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云集了北半球溫帶、寒溫帶、寒帶、亞寒帶和北極圈等多種氣候類型和生物群落,是瀕危動植物不可多得的重要棲息地,被譽為“物種基因庫”和“生態博物館”。
長白山地質構造的特殊性和地理位置的特定性,使其呈現出明顯的山地垂直分布帶譜,在垂直高差2000多米,水平距離50千米的范圍內,濃縮了從北半球溫帶到北極圈2000千米的生態景觀和植物類型。區內從海拔720米到2700米之間,依據海拔變化,依次形成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4個植物垂直分布帶。數千物種在這里繁衍生息,是歐亞大陸從中溫帶到寒帶主要植被類型的縮影,是世界上在最小范圍內植物帶垂直分布最明顯、垂直分布類型最多、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特殊生態系統。
長白山水源豐富,河流眾多,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三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由于長白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了神奇的火山地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區內天池、瀑布、溫泉、峽谷等秀美的山水風光、獨特的植被景觀、多重的氣象體驗比比皆是,具有舉世無雙的原始性、神秘性和特有性。長白山生物區系復雜,不僅擁有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珍貴的植被垂直分布帶譜,還擁有東北亞地區唯一完整的高山苔原帶,是從事森林、生態、動物、植物、環境、水文、地質、地理、氣象等學科研究和教學的理想基地,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