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的學生中流傳著
(資料圖片)
“TriangleTheory三角理論”
三個角分別是睡眠,社交和學術
一個三角形若是想拿穩,
必須拋棄一個角,穩固兩個角
大部分人會放棄睡眠,選擇社交和學術
解紹菁.
省實AP
2022屆校友
●現就讀于英國牛津大學地球科學專業
●高中在校期間取得托福113,ACT 35,AP7門5分的標化成績
●曾于地球科學研究所實習;參加美國康奈爾大學夏校并撰寫地理信息系統相關科研論文項目
(圖片中第一排右一為解紹菁同學)
故事開始的地方
牛津大學的地界很難劃定,數量眾多的學院和系分散在小城市的每個角落。我的學院St Edmund Hall,又名teddy hall,位于牛津市中心。雖然在繁華地段,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僻靜的,整體建筑古色古香(很老很小),是眾多學院中不起眼的一個。
學院最大的特色就是我們遠近聞名的米其林級formal hall以及全牛津數一數二的食堂。學院所在地是一個風水寶地,內含一個墓園,靈氣十足。我們學院因為比較小,所以只有大一時能夠保證全部學生住在學院里,大二可以申請住學院外的宿舍或者自己出去租。宿舍都是單人單間的,一層樓(大約六人)用一個洗手間、浴室和廚房。
我們系坐落在Oxford science area里,混跡在別的理工科學系中。從學院到系里走路大約十分鐘,穿過古色古香的小巷以及牛津核心旅游地段(bridge of sighs & Sheldonian Theatre),景色很不錯。
St Edmund Hall
學院formalhall的前菜,炸羊肉
保持熱愛,從一而終
我們的Lecture都在系里上,授課內容目前包括了幾個大學科,比如Fundamental of geology, Chemistry Physics & Biology, Planet Earth, 以及Math。這幾個大學科下面還會分不同的方向。例如我們的Fundamental of Geology下面就有Mineralogy, Petrology, Sedimentology, Paleontology和Geological Map Interpretation。
除了 Lecture外我們還有Tutorial,一般是在系里教授的辦公室或者某個課室、會議室之類的,除了我們的Math Tutorial,由于我們的Math Tutor是物理系的,所以會在物理系里面上。
我們有固定的學科導師和學院導師,但同時我們會有不同主題的Tutorial由系里從事特定方向研究的教授或者學者進行授課。Tutorial前通常會有一些作業讓我們完成。有時是essay或者essay plan,有時是幾道題目,有時是一份報告。課后偶爾也會有follow-up的essay之類的。
我們系最有特色的莫過于我們的Field Trip。我們大一剛入學就有一個去Pembrokeshire的Field Trip。我們看了各種石頭,對于巖層有了一個基本的理解,還被引入了Structural Geology世界。我收獲了一塊長的像芝麻云片糕的石頭,fresher’s flu,以及一堆學術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在兩個學期的授課后還是一知半解)。我們下學期開學前還有一次Field Trip,去Arran。這次條件十分艱苦,主要是有很多蜱蟲(甚至我們的一位教授在帶了一次Arran Field Trip之后感染了萊姆病)。所以我可以說是很期待了。
Fieldtrip里見到的有趣的crossbedding
Fieldtrip行走在懸崖邊上
總的來說,我們的課程還是非常有挑戰性的,進度非常快。而且地球科學涉及的內容非常多,不只是地質,還有大氣、海洋、冰川、行星等方向,而我們所需要的學科知識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編程等等,非常多元。
還記得我們的化學課,前一節課還在單位轉換,后一節課直接開始量子力學particle in a box了(又是一個我至今沒懂的東西)。但是化學還算是我學得不錯的科目了,畢竟我的geology才是以一題之力拉低了我collection平均分的科目(在一眾8、9開頭的分數里面混入了一個4打頭的,讓我查分的心情跟坐過山車一樣)。
考后,我們學院的tutor Claire也會跟我分析我的成績,并給出我建議。她認為我essay-based question答的不好(也就是geology那題我失分最多的小問)。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為這種題目需要我能寫得出來東西,也就是說我腦子里要記住那些知識點,然而我討厭的就是背書。我得分比較多的都是以公式推導為主的題目,這種題目需要背的東西少。所以我應該多復習筆記,盡管可能很乏味。我也漸漸從不敢提問、不會提問變成了抓住機會把不理解的東西及時問清楚。同時,我發現閱讀參考書是真的很有用,因為參考書往往會比course note更詳細。
學院墓園以及圖書館入口
最好的時光莫過于獨處
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所以我不怎么參與各類活動。我去了今年的牛津春晚,大使館教育署來了人,牛津市長大駕光臨,還有各種大公司贊助,然而晚會出現了很多技術問題,導致最后同學們用心準備的節目效果并沒有那么完美。我還去看過我們學姐參演的中文話劇,還蠻不錯的。這部劇討論了死亡這個永恒的話題,主要是生者如何面對死亡。劇本是原創的,現場還有不少老外,是一次很有趣的體驗。
英國的生活基本上沒有哪一點能比得過廣州的,除了音樂會多以外。牛津經常會有一些大師來訪。例如我不久前看的席夫的recital、不久后就能看的once-in-a-lifetime、看一次少一次的阿格里奇和穆特以及基辛的音樂會。當然我聽得最多的還是牛津愛樂,演奏水平可以說是吊打近年的廣交。
阿格里奇的音樂會
其實我也沒有很不適應英國的生活,甚至我很快就形成了一些local的習慣。我有時也挺享受生活自理的,能夠自己做主的感覺還蠻不錯的。我也是一個很享受獨處的人,最自在的時光莫過于一個人我在宿舍里聽音樂看書,或者帶著耳機四處閑逛。
越努力,越幸運
我的升學指導Eutty老師幫助我找到了我對地球科學的興趣,而且三年來幫助了我很多,包括給我介紹活動,并且給我提很多做活動方面的建議等。Emily老師在我文書策劃初期給了我一些寫作方面的指導。
Cassie老師則在申請季主要負責我的文書和profile。非常巧合的是Cassie老師正好本科是地質的,因此在ps和專業類文書方面十分得心應手。Cassie老師也經驗很豐富,幫助了我很多,平時也會跟我分享一些申請方面的資訊,會跟我分析我的profile。
Yuky老師主要起一個把關和在我即將面試時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我十分感激我們升學指導部的老師們,我取得這樣的申請結果離不開她們的幫助。
我的建議是盡早準備,提前規劃,不要浪費做活動的機會,同時學習也不能落下。我因為托福成績不甚理想吃了不少虧,也因為缺少競賽成績而喪失了很多機會。申請是一件很玄學的事情,就算沒有取得很好的錄取結果也不要氣餒,未來誰都說不準,大學申請僅僅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同時,取得了很好的錄取結果也要戒驕戒躁,畢竟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