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TF基金
ETF基金是指開放式的交易型指數基金,ETF通常是由基金公司進行管理,主要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組合,它是一種特殊的開放式基金,結合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的特點,投資者既可以進行申購或贖回,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因為交易場所比較多樣,所以很多投資者會利用該特點進行套利操作賺取差價。
ETF基金有著較高的透明度,其每日的漲跌或者成份股的組成以及倉位的比例都是比較透明的,能夠明顯地看出,這樣有利于投資者把握投資方向和時機。買股票好還是買ETF基金好?
一、選擇難易度
1、股票:A股市場一共有4900多只股票,要想從中選出中意的股票并買入賺錢,既需要對大盤走勢有一定的了解,還需要對熱門的行業有深入的分析,最后還要從行業中選出各方面條件突出的個股,選擇難度是比較大的。
2、ETF基金:市場上一共有490多只ETF基金,剔除掉一些交易不活躍的,真正需要關注的ETF基金不超過300只,目標工作量只有股票的10%。如果投資的是指數型ETF基金,只需要關注大盤走勢即可,如果投資的是行業型ETF基金,則熟悉具體某個行業規律即可,整體選擇難度大為降低。(如疫情期間無人進影院,疫情結束后大概率影院消費會有報復性反彈,簡短的邏輯即可得出此結論,對應的影視ETF基金3個月上漲30%)
選擇難易度:ETF基金優于股票
二、收益率
1、股票:有可能買中超級大牛股,若能持有則可能獲得50%以上甚至翻倍的收益。但現實生活中能買中并堅定持有的人微乎其微。遇上好的年份大部分股票可能獲得10%--60%的收益,但也可能出現看對了大盤,看對了行業但是選錯了個股的情況,這時收益甚至可能是負數。
2、ETF基金:因為買的是一攬子股票,所以收益翻倍的情況較少出現,但勝在確定性大,大盤漲基本能獲利,看中的行業漲也基本能獲利,不存在看對買錯的情況。指數型ETF收益和大盤走勢接近,好的年份大概能獲得10%-25%,行業型ETF則彈性較大,年化收益可能在10%-60%之間,個別行業甚至能翻倍(例如這兩年的新能源車ETF,兩年漲了3,4倍)
收益率寬度:股票>行業型ETF>指數型ETF
收益率確定性:指數型ETF>行業型ETF>股票
三、風險度
1、股票:如果選股出錯,股票比較常見的年化虧損度在5%-50%之間,遇上不好的年份虧損20%-40%比較多,如果不幸踩雷買中重大利空股,則可能血本無歸。
2、ETF基金: 指數型ETF虧損度與大盤走勢正相關,比較常見的虧損度在1%-15%之間,行業型ETF虧損度與行業走勢相關,一般走勢平穩的行業比較常見的虧損在1%--20%之間,若買入的是前期已經大幅上漲的行業,虧損則可能擴大至30%以上,但出現50%以上虧損的情況很少,血本無歸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風險度:股票>行業型ETF>指數型ETF
四、交易難易度
1、股票:單只股票的漲跌受太多因素的影響,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普通股民往往是最后才知道一些關于企業的重要信息,被動性太大。另外,單只股票也容易被主力操盤,若主力采取迷惑的方式洗盤,散戶往往會上當出局。
2、ETF基金:主力幾乎無法控盤指數型ETF基金,對于行業型ETF基金,要想控盤也相當不易,故主力控盤對ETF基金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我們可以認為ETF基金的走勢基本是市場資金真實意愿的體現,把握好大盤方向,把握好行業節奏,就能炒好ETF基金。
交易難易度:股票(難)>行業型ETF(難)>指數型ETF
五、加倉正確性
1、股票:個股下跌30%以上后進行加倉并不是一個明智且理性的選擇,在行情穩定的情況下,股票出現大幅下跌,很大可能是上市公司本身出現了一些重大問題(也許這些問題普通散戶無法獲知),此時加倉不但把握性不大,還有可能導致剩余的子彈被套牢,越陷越深,同時還錯失了其他好股。
2、ETF基金:指數型ETF基金若發生30%以上下跌,基本上可以認定為買入的好時機,畢竟股市不可能永遠下跌,大幅回調后買入獲利的可能遠大于再次被套的可能。在行業大環境,行業政策不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此類變化普通散戶也能洞察,不存在刻意隱藏的可能),若行業型ETF基金發生30%以上虧損,也可以認定為買入的黃金時點,特別是周期性行業,有漲就有跌,有跌就一定有漲。
加倉正確性:指數型ETF>行業型ETF>股票
選擇何種投資品種,使用何種投資技巧都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是適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歡的投資品種,投資方法,并不能單純的認為哪種品種更好更容易賺錢,但對于普通散戶而言,ETF基金確實是一種比較合適的投資品種,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