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幾年評選一次?
矛盾文學獎評選時間不固定,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的遺愿,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從而成立茅盾文學獎。矛盾文學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為確保評獎的權威性與公正性,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要堅持評獎標準,逐步向評委名單公開、投票過程公開以及評委評語公開制度過渡。每一位評委或評委會集體要對獲獎作品分別作出簡短的評價,評獎揭曉時公之于眾。
矛盾文學獎的評選范圍是什么?
1、茅盾文學獎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于半數委員的贊同后,亦可參評;
2、多卷本長篇小說,一般在全書完成后參加評選;
3、鑒于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均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后參加評選;
4、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關鍵詞: 茅盾文學獎幾年評選一次 矛盾文學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