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體積小。
第一,要注意是否是本身就是較小,這種膽囊一般沒有炎癥,沒有結石、沒有息肉,沒有異常的疾病,也沒有相關的癥狀,膽囊壁也沒有增厚。這種情況下,并沒有太大的異常,定期復查隨訪即可,因為個體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
第二,餐后的膽囊膽汁會排出,膽囊收縮,膽囊一定會相應地縮小,也是有這種可能性的。
第三,合并相應的病理性因素,這就要引起重視,膽囊小如果是因為膽囊的炎癥而導致,膽囊的功能是會受到影響的,膽囊壁明顯增厚,膽囊收縮的功能影響,往往還會合并一些癥狀,出現右上腹悶脹不適,并且絕大部分會有膽囊結石或者膽囊息肉,這種原因引起的膽囊炎癥。
如果有相關并發的疾病情況,則需要考慮進一步治療,可以先用口服藥物進行癥狀的控制,如果有更嚴重的膽囊功能缺失,多發結石,有可能還需要考慮手術切除,達到治愈的效果。所以說具體膽囊體積小,要進一步地鑒別,是本身的個體差異性,還是餐后膽囊,還是病理性的因素導致的。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導致的,是需要及早地給予治療的。
膽囊偏小有什么危害
膽囊為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囊狀器官,外表呈梨形,正常大小為長8-12cm、寬3-5cm,容量為40-60ml,膽囊偏小是指患者的膽囊偏小于正常值,膽囊偏小的危害取決于引起膽囊偏小的原因,分為先天性因素、病理性因素。
1、先天性因素:若膽囊為先天性偏小,但無其他異常,也不影響正常生活,代表此類膽囊偏小不存在什么危害,僅僅是較小而已;
2、病理性因素:若是膽囊炎引起的膽囊偏小,或膽囊結石引起膽囊炎導致的膽囊瘢痕化偏小,會使膽囊功能出現缺失,膽汁排泄及儲存膽汁的功能下降,從而影響胃腸對食物的正常消化與吸收,患者常會出現腹脹、噯氣、腹瀉等胃腸道紊亂癥狀。膽囊縮小還容易被外界病菌侵犯,導致膽囊炎癥反復發作,使得膽囊壁明顯增厚,患者會出現腹部肝區疼痛,膽囊炎癥反復發作,嚴重時甚至可病變為膽囊癌。
綜上所述,在臨床檢查中發現膽囊偏小時,一定要查明導致膽囊偏小的原因。若是膽囊炎癥導致的,患者可以遵醫囑用硫酸鎂等利膽藥物,同時配合青霉素、頭孢曲松鈉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若是膽囊結石導致的,可以使用熊去氧膽酸等進行溶石治療,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