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開學季,為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強對青少年法治觀念的培養,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3月1日,淅川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將巡回審判法庭帶進淅川縣第二高級中學,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帶領該校2000余名師生以“沉浸式體驗”庭審現場的方式“零距離”感受法律的魅力。
“現在開庭!”當清脆的法槌聲敲響,一起涉嫌詐騙罪案件在此公開開庭審理,本案中,被告人趙某通過某視頻平臺,包裝自己,以幫助被害人程某安排工作為由,騙取其43100元,后退還6100元。庭審現場氣氛莊嚴,井然有序,刑事審判庭庭長、審判長張玉峰法官憑借良好的審判技巧和庭審駕馭能力,引導推進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程序有序進行。被告人趙某當庭表示認罪悔罪,經合議,法庭當庭宣判,以被告人趙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并處罰金。
“如果有人向你借身份證辦銀行卡、手機卡用一下,借一次給你 500元,你應該借還是不借?”
“如果有人讓你在網站上對某物品進行推介,聲稱買一百返還一百一,你要不要試一下?”....
庭審結束后,同時擔任淅川縣第二高級中學法治副校長的張玉峰法官通過有獎回答問題,獲得獎品《小案件大道理》普法繪本等互動形式,結合案例以案釋法為師生介紹了常見的詐騙套路和詐騙手段,以及網絡詐騙的特點、類型和手段等,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們講解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危害性。并向學生們發放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要求同學們務必保持高度警惕,不斷增強自身防詐騙意識,同時也要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誘惑,時刻警醒,不能心存僥幸,更不能誤入歧途,共同構筑防范詐騙的校園防線。
現場氣氛熱情高漲、精彩紛呈,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學習深受啟發,要主動學法、守法、懂法、用法,全面提高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在心里筑起反電詐防火墻,保護好個人信息,堅持“不理睬、不轉賬、不輕信、不匯款”,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切實保護自身安全。
少年強則國強,淅川法院將持續開展多元化普法活動,以司法之力量,和學校、家長一起筑牢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保護屏障,共同為青少年的茁壯成長營造和諧美好的成長環境。(供稿:畢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