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陸希成
近年來,園區已成為云南產業最集中、經濟最活躍的平臺。其中,瑞麗沿邊產業園區、河口沿邊產業園區、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等沿邊產業園區已成為云南承接中國東部產業轉移的“優選地”。近日,中新網記者走進云南多個沿邊產業園區,了解其加快承接產業轉移的發展步伐。
圖為瑞麗沿邊產業園工人在生產線上作業。陸希成 攝
德宏州瑞麗市區位優越,是中緬邊境最大的口岸城市,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已逐漸成為東部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的理想承接地。
記者從瑞麗沿邊產業園區了解到,依托口岸、境內外資源,勞動力資源等優勢,該園區正重點打造紡織服裝、通信電子、裝備制造、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四大主導產業集群。2024年1—5月,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1.82億元(人民幣,下同),逐步成為推動云南口岸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正是看中了園區的區位及勞動力資源優勢,瑞麗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入駐瑞麗。
“瑞麗有著靠近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地區的區位優勢,聚集了中緬兩國充足的勞動力,對于傳統電子制造企業來說,生產原料進口速度快,勞動力用工成本低。”瑞麗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蘭說,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全產業鏈搬遷,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03億元,預計3年后工業總產值每年不低于5億元。
與瑞麗類似,位于云南省紅河州、中越邊境的河口沿邊產業園區,同樣憑借顯著的區位優勢,吸引眾多在電子信息制造、紡織服裝等領域具有優勢的企業入駐,森茂紅河電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從河口沿邊產業園區了解到,該公司原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是一家集精密模具制造、塑膠注塑成型、裝配于一體的省級高新科技企業,主要供應電子產品攝像頭等至越南下游企業。生產及運輸成本低是該公司入駐河口沿邊產業園區的主要原因。
紅河州委開放辦秘書科科長方保川介紹,相較于廣東東莞,河口沿邊產業園區在用地成本、廠房租金、人工成本、用電成本等方面具有優勢,是吸引眾多廣東企業入駐的主要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2024年1至5月,河口沿邊產業園區完成3000萬元以上新簽約項目9個,其中億元以上7個;完成3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個;在建重點項目13個、總投資222億元;在談項目40個,預計總投資290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中老鐵路不斷跑出“加速度”,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中老邊境的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正按下發展“加速鍵”。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增長370.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4.87%,引進省外到位資金5.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
未來,云南將圍繞各沿邊產業園區主導產業方向,集中優勢資源,提供優惠政策,調集資金、重點突破,爭取引進或做大做強行業領軍企業,配套上下游產業,形成空間聚集效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