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秘自貿協定于2009年4月簽署,2010年3月1日起生效實施。2016年11月,中秘雙方決定啟動中秘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并于2018年9月完成。2018年11月,雙方宣布啟動中秘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2024年6月28日,中秘雙方宣布實質性完成中秘自貿協定升級談判。此后,雙方共同完成了協定文本的法律審核和翻譯等工作,并分別履行了各自國內程序。2024年11月14日,雙方正式簽署《議定書》。
《議定書》簽署后,雙方將分別履行各自國內法律審批程序,推動《議定書》早日生效實施。
中秘互為全面戰略伙伴,經濟高度互補。2023年,中秘雙邊貿易額376.91億美元。中國已連續多年為秘魯最大貿易伙伴,秘魯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第四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目的地。
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積極推動合作
據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議定書》對原自貿協定進行升級,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全面提升規則承諾水平,積極推動標準合作,為雙邊經貿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議定書》在中秘自貿協定的基礎上,以獨立章節形式新增了標準合作、競爭政策、電子商務、全球供應鏈、環境與貿易等5個章節,完善細化了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知識產權等原有章節有關規定。
其中,全球供應鏈章節是雙方在自貿協定項下的創新之舉。
首次在自貿協定中專門設立標準與合格評定合作章節。雙方同意加強合作,成立專門合作機制,并提出了合作清單。這是中方在自貿協定中首創專門的標準與合格評定合作章節。
服務貿易方面,細化和提升了服務貿易國內規制相關規則,增加重點領域合作。投資方面,在既有自貿協定投資章基礎上完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細化了最惠國待遇、征收條款有關內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副教授李思奇介紹,簽署自貿協定是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中秘自貿協定完成升級,對兩國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從協定文本來看,首次在自貿協定中專門設立標準與合格評定合作章節,將有效減少兩國企業開展經貿合作的合規成本。在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全面提升服務投資紀律水平,創造更優營商環境。此外,還納入了數字經濟、供應鏈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新議題和新規則,體現了協定文本的與時俱進。
關鍵詞: